思勉人文学术周第1场 | 历史的文学书写与文学的历史视野

发布日期: 2023-06-06   作者:  浏览次数: 10

2023年5月23日,由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和外语学院主办的思勉人文学术周第一场主题论坛,暨思勉人文论坛第三场主题论坛“历史的文学书写与文学的历史视野”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外语学院世界文艺花园举行。论坛邀请了法国新索邦大学副校长、比较文学教授Françoise Lavocat、首都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龚觅、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陈恒、法国新索邦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张寅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季剑青、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袁筱一、三联书店编辑吴思博、《读书》杂志编辑卫纯等嘉宾,从安托万·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所著,由龚觅教授翻译的《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文学的第三共和国》一书出发,围绕着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法国文学史作为学科的兴起、法国文学史重写与讨论近况、文学史与现代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系主任金桔芳主持。

 法国新索邦大学副校长、比较文学教授Françoise Lavocat女士首先就“文学与历史之间是否是永恒的竞争”这一主题进行了开场报告。Lavocat教授认为,要理解文学与历史之间长期对抗的关系,首先需要回溯亚里士多德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虚构作品优于历史,另一方面他主张最好的虚构作品的主题应当来源自历史。Lavocat教授随后梳理了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欧洲自16世纪起延续至今的、在文学与历史的辩论中的五种不同立场。谈及当下,Lavocat教授指出尽管当今文学与历史之间的混合形式更加多样,但她仍认为文学与历史之间的竞逐尚未达成和解。每每在文学与历史的混合涉及严肃敏感的话题时,争议便会显现。最后,她强调虚构世界有其自身的本体论,即便在现实主义的小说中,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也超越了历史。

论坛上半场,首都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文学的第三共和国》的译者龚觅教授围绕“法国文学史”的成立这一主题进行了报告。首先龚觅教授从译者的角度充分肯定了该书知识视野之宽以及学科跨度之广,并将之归纳为一段以朗松主义的兴起为核心的、由法国文学史模式奠基的历史学科史。随后龚觅教授回到具体历史语境中,分析为何文学史作为一种研究模式会诞生在19世纪末的法国。在梳理了文学领域关于历史主义的五种基本态度后,他认为朗松对于历史的态度更偏向于第五种,即客观中立的、以求真求知为核心的研究者态度。一方面普法战争后受到德国史学的冲击,朗松认为文学研究应当从历史学中吸收,在方法论上实现文学研究的历史化,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文学与一般历史学有着基本的差异,文学作品通过其形式之美延迟了自身的历史。最后龚觅教授认为面对着文学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之间的鸿沟这一基本困难,现代人始终在学习与更新中,一点一滴塑造着我们自身的现代性。

 随后,浙江大学教授许钧发表了题为“大写的历史与小写的历史——关于存在书写的一点思考”的主旨报告。许钧教授首先谈到《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文学的第三共和国》这本书令他产生了与中国二十世纪初期相关的联想,他认为书中描写的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张力运动实质上是人文学科在“民主”与“科学”中的抉择,而书中关于历史对于唤起民族意识,回归传统所起的作用,对当下现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谈及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许钧教授认为这一问题可能从文学、社会、审美等多角度去关照。法语中histoire这一词语的模糊性充分展示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纠结关系。通过分享自己翻译的多部著作,他谈到自己从中感受到文学与历史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开始将关注重点转向个人的历史,因为个人历史往往承载了集体记忆。许钧教授最后强调,文学和历史具有共同的内核,即对人类存在的书写,但差别在于文学和历史指向的是人类存在的两极。

上半场最后一位嘉宾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陈恒同样从《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文学的第三共和国》的阅读感受出发,围绕“学术中的现代与现代性”这一主题做报告。陈恒教授首先谈到通过这本书,自己重新认识了一个包含盎格鲁萨克逊世界、日耳曼世界、法兰西世界等多种文明的复数之欧洲。他认为该书不仅是一本文学史,也是一本史学史,其论述的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整个欧洲近代学术转型的一段历史。从历史学家角度出发,陈恒教授在阅读中尤其关注西欧通过把自己的知识观念、传统价值不断地传播推广,从而扩大自身的内涵外延,将西欧变为西方的过程。最后他强调,将一切历史化,是民族国家的需要,而朗松主义的实质是为法国培养现代公民。

论坛下半场,法国新索邦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张寅德作了题为“文学史的关联性与朗松的遗产:近期法国史重写与讨论”的主旨报告。张寅德教授首先梳理了近年来法国学术界对于历史回归的思考与讨论,明确了在当今学术范式发生重大转型的新语境下,历史回归所带来的新的意义与新的理论思考角度。他从三个视角出发,在空间层面探讨国别文学的现实意义,在时间层面揭示文学史中时间概念的错位,以及在流动性层面指出文学史是非本质的流动的,最终肯定了文学史的重读与重写对当今研究所引发的启示与反思。

论坛最后一位发言嘉宾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季剑青从中法比较的视角讨论了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季教授首先肯定了《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文学的第三共和国》一书作为文学史这门学科自身一种方法性的著作,对于今天的学者做文学研究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随后他从中国文学史的角度切入,认为中国文学史尤其强调历史的线索,强调历史发展的动力方向,意在为中国文学指明方向的,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创新提供一个合法性论证。这一点与法国文学史研究形成鲜明差异。而从文学史构建与民族意识兴起的关系而言,季剑青教授则从中发现了法国文学史的建构与中国新文学的发声之间的关联性。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袁筱一教授对本次主题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