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11月,以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之名命名,旨在传承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的人文学术传统,沿着吕思勉、施蛰存、王元化、冯契等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学者开创的学术之路,积聚优势资源,深化与拓展人文科学的综合研究,培养功底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孕育具有学术积累意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
2009年起,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开始独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是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跨学科、精英化、国际化为特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背景、又具备跨学科知识视野的精英人才。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于2025年8月30日,启动202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预报名工作(以下简称“推免生”)。欢迎广大优秀本科生踊跃报名。
一、招生对象与要求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二)全国高等院校(含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拟于2026年6月毕业)。
(三)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三年学习成绩排名在专业前20%以内,能够获得本科就读学校推荐免试资格。
(四)英语水平满足三者之一: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25分;TOEFL≥80分;IELTS≥5.5分。
(五)以学术为志业、以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为取向、具有突出学术潜质。
(六)身心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招生专业与导师
(一)招生专业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学术学位硕士招生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哲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二)招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发展学院、外语学院、传播学院相应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可作为思勉高研院的导师。
三、招生程序
思勉高研院坚持“严格遴选、录取必优”的原则,实行学生申请、专家推荐、面试相结合的招录方式。具体程序如下:
(一)学生申请
申请人于2025年9月8日上午10点前,通过以下方式完成推免生招生预报名。请留意:申请人预报名时需明确申请专业、研究方向和申请导师,并填写有关信息。申请人暂不需要提交纸质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
1.在线填写《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2026年推免生预报名申请表》
请通过链接:https://f.kdocs.cn/g/EubAPmxJ/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填写申请表。请确认信息无误后再提交。
2.学术材料
包括:个人陈述(含学习经历、学术志向、已有成果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代表性学术论文1篇(发表或未发表均可);本科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大纲以及样章(如有)。
上述学术材料请顺序整合成一个PDF文档(请勿插入页码),以“2.学术材料+申请人姓名”命名。
3.推荐信
所在学校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1封(需要专家手写签名)。请以PDF格式(请勿插入页码)提交,以“3.推荐信+申请人姓名”命名。
4.资格证明材料
包括:本科前6学期的成绩单1份、成绩排名及推免生资格证明(加盖院系公章)、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身份证扫描件、外语水平证明、获奖证明等。
上述材料请顺序整合成一个PDF文档(不需要插入页码),以“4.资格证明+姓名”命名。
【材料提交说明】
请于2025年9月8日上午10点前,在线提交1.申请表,同时将材料2、3、4以压缩包形式(压缩包大小不超过10MB,命名:姓名+本科学校+申请专业+申请导师)发送至邮箱:smzs2026@163.com。
所有申请材料确认无误后按要求提交,视为完成预报名。逾期不候。
(二)导师推荐
申请人需明确申请专业、研究方向和申请导师。
思勉高研院对学生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将联系相关导师。如学生获得拟申请导师的认可,则由拟申请导师撰写书面推荐意见,并在规定时间内递交给思勉高研院。思勉高研院将据此确定进入推免生招生复试的申请人名单。
(三)招生复试
思勉高研院将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通知进入复试的申请人,敬请留意。申请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确认是否参加复试,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此资格。
推免生招生复试细则另行通知。
四、其他说明
申请者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在任何阶段发现申请材料不真实、不准确,或有弄虚作假、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即取消申请人一切资格。
五、联系方式
刘老师,smzs20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