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第六届“思勉人文思想节”第12场活动在人文楼5303室举行。著名当代艺术家郝军先生受邀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从艺实践点滴”的学术讲座,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远参加了与谈。活动由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历史学系教授李文杰主持。
讲座开始,郝军先生从自身如何接触艺术的成长经历谈起,以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为例,阐明了认识和了解一个画家作品的方式。就如毕加索的创作,历经过写实时期、粉红色时期、蓝色时期等阶段,他认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会伴随艺术家生活和成长的经历而发生变化。郝军先生特别强调想象思维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一方面,优秀的艺术家和学者应该做到兼容并蓄,没有艺术的想象思维也无以激发科学的佐证和结论。但另一方面,艺术需要一种发散型思维,即必须要依靠想象而产生,与历史学研究中严谨的链条式佐证还是有很大不同。之后他以其油画作品《灰动的旋律》为例,指出画面中描绘的,正是水面在声乐的冲击之下所形成的传导性波纹,是一种将听觉和视觉在画面中沟通地尝试。
第一类是水系列,他选择了抽离多种色彩的方式,用纯粹的黑白描绘水在游离中呈现的状态。郝军先生认为,如果水有色彩,就会给人一种导视性的想象,而一旦将色彩抽离,会形成一种精神性,留给观者不一样的感受:即有的人感到悠扬,而有的人会觉得恐惧,以此形成了对画面解读的丰富性与不确定因素,同时,描绘水的过程是非常艰难和繁琐的,他的绘画本属于超级写实范畴,但不同于照片的是,人们仍可以通过近距离地观察发现色块间的联结。他非常追求画面的严谨,甚至是寻找一种极致。因此其质疑当代艺术领域一些浮躁的状态、商业的模式和尤如快餐般的艺术文化。他更倾向于艺术应当表达人们的心灵,表达爱与苦涩,和意味深长的主题。
第二类是教堂系列。郝军先生指出,以教堂建筑作为绘画的主题,是希望能够将人类长久留存在这个星球上遗迹,用绘画的方式保存下来。而由于教堂构造极其严谨,选择用水彩的方式去表现,难度系数也同样最高的。他将艺术理解为一个行为过程,即每日如僧侣一般,用8小时固定时间,严谨地绘制出既定的尺寸画面。如何使绘画的过程成为链条化和极致化,会拥有意想不到的很多艺术效果。其通常是在画作完成之后再思考题目,不同于赵无极先生一样,将每张作品仅以“年月日”命名,因为这样很难收集创作者的感受。因此他将绘画视为艺术家的日记,是关于每日发生一切的纪录,和对很多画面的记忆。艺术家正是要将这些深层次的感受表达在他的作品里。画家的艰辛也在于其绘画要与他人进行风格分割,不能完全成为对老师辈地因袭,更不能对人类和自己都全无贡献,而是要走不平凡的、与他人迥异的道路。这对人生实有很大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常常要与常人的思维模式背道而驰。
第三是乐器系列。郝军先生指出这组作品的灵感来源,离不开儿时观看歌剧的经历,以及对曲终人散时感受的回忆。他将乐器作为了绘画的主题,尤其是反射性极强的金属乐器萨克斯,周边环境色彩和一切景物都会反射到萨克斯的表面,因此萨克斯能让人感受到璀璨和丰富多彩的诸多形式。绘画的历程需要经过复杂地写生、收集素材、反复推敲草图、用铅笔去描摹勾勒出不同颜色的状态与面积,以及归纳思考不同色彩的衔接。他指出绘画和照片不一样的呈现,正在于画面的色彩需要安排,以求能够在视觉上,让人们感觉到音乐的跳跃之感,韵律之感,乐章之感,可以让人们仿佛通过画面感受到了沁人心脾的旋律。
郝军先生的创作一直不以学科为界限,例如在进行油画、国画、电影创作的同时,他也为西柏坡纪念馆策划了大型雕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他指出正是因为清华大学课堂的自由,从不曾禁锢想象思维地发挥,使他能在各个领域不断尝试,例如在进行城市雕塑的创作时,也要面临室外环境最大抗风力、避雷装置和光污染的挑战,而这些跨学科、跨领域、逾越原有知识体系的知识,都需要不断地接纳和学习。他认为包容、跨越和喜欢挑战新的领域,是艺术家的特质。正如他希望在接下来的一两年中,能尝试让目前静态的画布动起来,以完成他在电影拍摄方面的新构想。
与此同时,他的创作也来自于人生经历的沉淀,和并非是一挥而就的作品,他的代表作《金山岭晨光》,就在两年间经历过1000余次地修改,创作长城绘画的过程中,也经历过百余次不分四季、昼夜地考察、采风、写生,正是对长城每一块砖的记忆、每一个清晨色彩的熟悉,最终成就了这幅作品。
郝军先生也特别讨论到了艺术领域内,中西方影响的问题。他认为创作的关键,其实在于每一位艺术家的面貌都应当非常的不同,赵无极先生和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就是很好的案例。中西方的结合在艺术领域其实相当之早,就如梵高对很多日本浮世绘作品地临摹,赵无极的创作与千里江山图、中国长卷的关系等等,所昭示出的是中西方艺术同样的璀璨。因此他认为艺术家在学习它者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自己,如果忘记了自己,艺术就不会长久。
王远教授也对郝军先生的讲座进行了阐述,并将郝军先生作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公共艺术,即国家和社会层面的绘画和雕塑,另一部分是个人艺术,例如郝军先生黑白和色彩系列的不同作品,以及近距离的乐器和远距离的教堂建筑。他认为郝军先生虽然性格谦逊儒雅,其实他一定是大量阅读了前人的作品及历史文献,才会有和前人不一样的创作。王教授也认为,绘画的材料是没有文化属性的,关键是要看如何运用这些材料,而跨界就是要不带任何偏狭地去从事创作,每个人也要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拓展才能寻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
最后同学们向郝军先生发出了热烈地提问,郝军先生也特别就同学们提出的“怎么理解美术馆里的作品?怎么去理解他人想象的结晶?”做出了诚挚地回答。他认为了解艺术家应该从观看他的画开始,当观者感到一幅画特别触动自己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去了解这位艺术家的时代背景,再去了解他的人生阅历、他的性格特征等等。他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很深层次的与艺术家对话,因为艺术需要将观者带入他所在的时空和精神世界里。而了解一件艺术品,其实就是了解作品背后创作的人。人类的想象力是复杂而多变的,甚至瞬间即逝的,是人们想象思维的智慧与实践贯通了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