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的思勉人文讲座第542讲在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黄盈盈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题目为《站在什么位置“提问”——从我的社会学研究谈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文杰教授担任主持,校内外多位师生参与。
黄盈盈教授作为国内知名学者,在性/别与身体社会学、身体研究、艾滋病的跨学科研究、定性研究方法等研究领域著作颇丰,有深厚的田野经验。著有《艾滋病与生活逻辑》(2019)《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2018)《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2017,合著)《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2013,合著)《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2023/2011,合著)《性社会学》(2010,合著)《身体、性、性感: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2008)等。
讲座伊始,黄盈盈教授围绕社会学研究中的“立场”问题,分享了自身长期围绕“小姐”群体进行田野调查的经验与思考,探讨了研究者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语境中保持问题意识与反思能力。黄盈盈教授指出,研究中的主观性无法回避,关键在于是否对其保持自觉。她强调,“立场”不仅来自研究者的社会位置、学术倾向和道德情感,也在与研究对象和学术语境的不断对话中变化。
通过回顾自身20余年对“小姐”问题的研究历程,黄盈盈教授梳理了中国社会性话语的时代变迁,从上世纪90年代与劳动力市场结合的“小姐”研究,到艾滋病防控中的公共卫生视角,再到扫黄背景下的政治化符号,再到近年来性别、阶层与网络文化交织的复杂议题。她指出,性议题背后蕴含着社会结构、伦理政治与文化认知的张力,“小姐”问题是一个兼具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研究问题。
黄盈盈教授还指出,“小姐”现象在类型、职业边界与客源结构上呈现出一系列变与不变的张力,既有传统形态的延续,也有新业态的涌现,如与网络和年龄相关的新因素。同时,政策变化对草根组织的生存造成冲击,公共话语与干预力量亦深度介入其生态建构。同时,黄盈盈教授也提到,研究可以关注相关的社群关系,也可以从“性的道德政治”出发,反思社会对性交易的意义生产。
以自身研究为例,黄盈盈教授进而反思学术立场如何在多重社会情境与话语环境中不断被挑战与重构。从“分析派”到更注重生存与生活政治的实践路径,黄盈盈教授指出,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感”是田野个案-社会情境-对话语境的综合和拉扯,应在来回关照下进行整体动态的提问,以经验现实反观主观立场和社会语境,实现经验与立场的“双向问题化”。
在讲座后的问答环节,黄盈盈教授围绕研究方法与理论对话等问题进行了回应。针对“访谈的陷阱”,她强调可以通过多次访谈与访谈提纲设计,来尽量克服访谈对象套路化叙事的局限。此外,黄盈盈教授还与同学们就情色作品中的身体展演、具身化等研究等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主持人李文杰教授再次对黄盈盈教授的讲座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李佳欣
图:谭畅
编辑: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