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玉先生为人与为学

——思勉高研院师生联合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 2021-05-31   作者: 许可  浏览次数: 245


2021526日下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工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开展联合党日活动,邀请中文系王庆华教授作题为《徐中玉先生为人与为学》的报告。此次活动为高研院“追寻大师足迹,打造学术高地”系列师生主题党日报告会的第五场。报告会由思勉高研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玉琼主持,院长郁振华、副院长王峰、高研院全体教职工以及研究生党员参加了报告会。

在报告中,王庆华老师首先带领在场师生回顾了徐中玉先生的生平经历,通过一张张老照片,徐先生作为一个世纪的见证人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师生面前。作为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出生者,徐先生和同时代的很多学术大家一样,经历了坎坷的学术道路。他在青年时代已学有所成,中年历经曲折,耄耋之年又奋发有为、再创学术辉煌。虽经受了种种了不平和磨难,但始终以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学术的执着精神书写了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的卓越篇章。徐先生的文学研究涉猎甚广,一生笔耕不辍,著述宏富,撰著、编著约1000万字,主编教材和期刊达2000万字,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现当代文学与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卓著者是文艺理论研究。

徐先生不仅是著作等身的学术大家,也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家。他以卓越的眼光和学术领导能力,创建并主持了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和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三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他长期担任重要学术刊物的主编,为团结凝聚同行专家、培养青年学者、繁荣学术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徐中玉先生身上有着崇高的治学精神和学术人格。主张学有所用、反对书斋之学是徐先生一贯坚持的主要治学精神之一。坚持独立思考和精神自由在徐先生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他“不唯上,不唯经典著作”,绝不趋时阿世,很少受到社会风气和思潮的左右。在专业研究之外,他一直十分重视人文学者对全民族人文素质提高所应承担的责任。徐先生的治学精神源于勇于承担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强盛重担的人格精神。

王庆华老师在报告中还指出,除了崇高的治学精神和学术人格之外,徐先生的具体治学方法对于学界亦是十分宝贵的财富。首先,他非常重视学科研究资料的积累。其次,徐先生以贯通古今中外文论、打通文艺理论研究和作品研究为治学方向。在具体研究中,徐先生也总是对该主张身体力行,这种贯通古今中外文论的治学方法对于今天的学界依然富有启示意义。徐先生还会以全面辨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有着兼容并包的多元学术视角。

   在报告会的最后,高研院师生围绕王庆华老师细致的讲解,温情的回忆,独特的视角所展现的丰富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王玉琼书记谈到,通过精彩的报告,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老一辈学者崇高的学术人格、博大的治学精神和丰富的治学方法。徐先生作为老党员,在经历很多坎坷最终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真理、为党工作、自由思考的精神令人敬佩。郁振华院长、王峰副院长深情回忆了与徐先生交往的故事,谈到徐先生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文学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作为开风气的前辈,影响了华师人文一代又一代师生。博士研究生庞士桐从徐先生研究领域出发,与王庆华老师探讨了徐先生贯通古今中外文论的治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