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为君教授开设海外专家课程“近代中国的理论构架:革命、启蒙与新秩序”

发布日期: 2019-04-17   作者: 谢泽颖  浏览次数: 253

20194416日,台湾东海大学教授丘为君教授到访,开设“近代中国的理论构架:革命、启蒙与新秩序”海外的专家课程。该课以清末民初的思想嬗变为主要线索,引介当代世界主流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在关键概念的引导下,带领同学们梳理、探讨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事件与思潮。

丘为君教授在课堂上

在首次课程对方法论有所反省之后,后续课程分别围绕“革命”、“启蒙”与“新秩序”三个主题展开。在“革命”的主题下,以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紧要关联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为分析重点,梳理“革命”概念的传入和近百年来在国内的演变,随之对其在激发近代社会思潮和史学思潮上所产生的作用做了深入阐发,将三次事件的性质和目标置于思想史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启蒙”部分,则主要是对于其自身的含义,以及在中国语境下的阐发与传播,做了细致辨明,尤其是发生在不同阶层的启蒙运动的话语转换与内在矛盾,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启蒙概念的传播主要是在“新媒介的出现”“知识阶层的形成”“思想内容的变化”三个大背景下进行的。而“新秩序”的建立,则主要聚焦在“西方冲击与晚清中国的回应”“清末民初时期的政治社会秩序构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秩序建立”等方面,回顾转型时期中国的特征,爬梳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胡适等人为适应时代所阐发的思想,展现出相同的时代背景之下,立足于不同立场、拥有不同教育背景以及成长背景的人物,所建立起来的各异的话语体系。

课程接近尾声时,丘为君老师邀请选修同学一起分享对于他所讲授内容的感想以及困惑。同学们首先对丘老师精彩的课程表达了感谢,随后根据各自的专业,对于如何以当下的眼光重新审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清末民初之际的史学、经学思想的嬗变等问题,提出各自的疑问与思考。丘老师鼓励大家对相关问题予以持续的关注和探研。

丘为君教授与选修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