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5日晚,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教授出席“第五届思勉人文思想节”,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做题为“游戏:90后文化与人类乌托邦世界”的第八场名家演讲。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许纪霖教授主持,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院长郁振华老师,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王玉琼,副院长方笑一等百余名听众参加。
许纪霖教授主持思想节名家演讲8
复旦大学严锋教授主讲思想节名家演讲8
严锋教授是国内第一位研究游戏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学者,谈及游戏的发展与变迁可谓如数家珍。演讲从“游戏与我”的母题出发,通过对九十年代至今最具代表性的几款经典游戏的回顾,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电子游戏的发展过程,进而结合黑格尔、瓦格纳、托尔斯泰等名家的相关理论,探讨游戏艺术性的深刻话题。
“交互”与“非线性”是严锋教授解读游戏的两个关键词。他从游戏的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及艺术高度等角度,全面剖析游戏背后的规律性内涵,丰富多彩的案例与生动风趣的语言使得现场掌声连连,笑声不断。谈及艺术与游戏的未来,严锋教授以VR作为关注重点,结合拟像技术等科学手段、维度分析等哲学思考、文学即虚拟现实等文艺理论加以分析,经过“技术+人性=未来”的公式推演与佐证,对游戏未来的前景进行了积极展望,并得出了“我们从游戏中来,我们要到游戏中去”的结论。他认为,艺术与游戏最后会走向将生活游戏化、将游戏生活化的融合,艺术与游戏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另一种时间、另一个自我、另一种生活,其美好与隐忧并存的特性关乎我们未来的生存形态等根本性问题,值得我们不断的思考与探寻。
而后,许纪霖教授对演讲做了总结。他认为,严锋教授的演讲为我们揭开了一种新人类文化与崭新生存空间的冰山一角,游戏其实代表了人类的某种超越性甚至神性,展现出一个试图不断超越现实的乌托邦、反乌托邦与异乌托邦世界,乃至成为了一种新宗教般的存在。最后,在座听众从游戏的社会批判角色、游戏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游戏商业属性与艺术属性的矛盾、游戏的道德伦理争议等多个角度,提出了进一步的深入追问,严锋教授一一给出回应。演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接连不断的思想碰撞与眼界大开,正如本届思勉人文思想节的主题,使我们在展望新技术未来的同时,也步入了新人文的殿堂。
名家演讲8现场
现场提问环节
现场提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