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梁康教授做客思勉“前沿技术的人文维度”高端讲坛

发布日期: 2021-04-06   作者: 云天遥  浏览次数: 217

2021326日,浙江大学哲学系倪梁康教授受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邀请,在前沿技术的人文维度高端讲坛作题为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意识哲学研究的讲演。讲演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高瑞泉教授主持。


脑科学(或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两大热门,并且相互之间存在广泛的交流与互动。哲学的纯粹意识研究本应与之有所交接,但现状却是与二者“格格不入”,不知如何交流。在这样的大语境下,倪教授一方面试图勾勒出这种交流的可能图景,另一方面认为意识研究仍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应浙江大学校长的呼吁,为他的团队制定了意识研究的五年计划。五年计划的核心主题是纯粹意识研究,其细目有:对知觉、想象、符号意识、图像意识、思维、判断、表象行为等意识现象之规律与结构的研究,以及对性格的现象学研究等。在此框架下,倪梁康教授拟撰写一部《意识现象学教程》,包含对意识之纵、横两大系统的现象学研究,亦即对意识之发生流动与意识之稳定结构两个方面的研究。他特别提到,关于意识与心性的研究与佛教唯识学思想之间存在广泛的互通性。

神经科学界对哲学取向的意识研究存在普遍忽视。在神经科学领域,意大利科学家Rizzolati对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影响广泛。较之其同行而言,Rizzolati对哲学的兴趣是极为浓厚的。但他认为,在意识研究方面,从笛卡尔开始,哲学始终没有什么进步。如下偏见是普遍存在的:认为哲学至今无实证性,部分古典哲学家的贡献只在于为心理学或生理学奠定了基础。其理论预设是:既然意识不是物质性的,而是主观的,则无法科学地解释。倪教授指出其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神经科学的局限在于,它只能解释因果,但无法理解意识本身;而基于现象学方法则能建立一种“理解的心理学”。另一方面,现象学研究的“主观性”实则是一种“对所有主体普遍有效”意义上的客观的主观性。有鉴于此,倪梁康教授五年计划的工作总体上是哲学性的,但仍会时不时关注经验科学研究。

若试图将意识研究与人工智能研究相沟通,则人工意识或“类意识”问题是值得关注的: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与人类虽有别、但亦相似的类意识、类情感、类人格?如今,“机器能思考”已成共识,但关于其是否有自主意识或心灵,则尚未有统一意见。倪教授提出一个设想:基于现象学的意识研究,做成一个宏大的系统,将其输入给电脑,以使之具有类似于生命的状态。如此便有人工智能如何激活、统合诸多信息的问题。我们是否可能将知-情-意之统一体置入机器脑之中?

就此而言,意欲现象学关联甚密。这一现象学部门研究的是意欲之本质结构与发生规律。对意欲的分析既可以通过对作为及物动词和非及物动词的意欲之区分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对意愿、意志与意动三个本质因素的把握与析取来进行。脑科学如今有对“意念”的实证研究,例如通过技术手段,使残障人士得以通过意念驱动机械假肢。倪教授指出,以意欲现象学的视角来看这项研究,则会提出如下问题:当受试者“通过意念而运动机械臂”时,“意念”(亦即“意动”)指的是什么?对情感的现象学研究也与此有关。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情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甚至远高于智商。如此,则人工智能研究势必要考虑机器是否可能具有情感的问题。现象学的工作则在于对意志(尼采)、性欲(弗洛伊德)、物欲(马克思)、荣誉欲(阿德勒)等意欲现象,以及对爱恨、羞恶、孝悌、同情等情感现象,提出如下问题:它们之间是否有奠基关系?相互如何排列组织?其关系为并列、叠加,抑或是无序?倪梁康教授总结了现象学的四大定理:(1)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2)意识总是在发生流动中;(3)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Bewusst-Sein;(4)意识的法则可通过本质直观的方式来把握。

此外,倪教授还谈及GallagherZahavi等哲学家对现象学与心理学之关系的研究,他自己的胡塞尔研究专著《反思的使命》的写作进展,以及对胡塞尔遗稿《意识结构的研究》的翻译计划。

在场师生反响热烈,与倪教授展开了积极的互动。最后,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郁振华教授简单回顾了思勉高研院近年来围绕着“新技术、新人文”组织的系列活动,他认为很有必要在人文研究与前沿科学技术之间展开深入的对话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