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生命的意味:生命哲学的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程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经典与诠释研究中心
合办单位:
法国国际哲学学院(CIPh)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上海市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10月23日
外地与会代表报到
------------------
10月24日上午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新逸夫楼报告厅
8:45-9:25 开幕式
主持:郁振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
致辞(每人10分钟):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经典与诠释研究中心主任)
Pascal Sévérac(国际哲学学院副院长)
高宣扬(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
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9:25-9:40 合影、小休(15分钟)
9:40-11:40 大会发言
主持: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发言(每人3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刘国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Self-transformation and the Ethical Telos: Lao Sze-Kwang, Foucault and Husserl(自我转化与引导性哲学:劳思光、福柯与胡塞尔)
Claude Imbert(法国巴黎高师哲学系):Human Life is Always in the Making
Pascal Sévérac(法国国际哲学学院):L’admiration de la Nature selon Spinoza(斯宾诺莎的生命观与自然观)
12:00-13:00 午餐(新逸夫楼餐厅)
------------------
10月24日下午 分组讨论
【A会场】地点: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
A1 13:30-14:50
主持:郦全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贡华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郑凯元(台湾阳明大学心智哲学所):定律与储能:东/西方世界观对比的再省思
戴兆国(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系):儒家生命哲学的四重维度
苟小泉(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儒家生命观的本体论根源
14:50-15:00 茶歇
A2 15:00-16:20
主持:赖贤宗(台北大学中文系)、伍至学(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李咏吟(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强力意志与尼采生存哲学的反叛性
王志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技术与超人:尼采生命哲学的再评估
杨婉仪(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从哲学家到超人——以生命为核心所开展的哲学论述
17:00 晚餐(新逸夫楼餐厅)
【B会场】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办公楼小礼堂
B1 13:30-14:50
主持:李咏吟(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高宣扬(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生命哲学:福柯与米歇•昂利的对话
王恒(南京大学哲学系):试论列维纳斯的现象学
韩梅(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罗•利科对主体自我的伦理关怀
14:50-15:00 茶歇
B2 15:00-16:20
主持: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杨婉仪(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L’enfant est un être métaphysique.”
范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A Semiotics of Life versus Postmodernity(生命的符号学与后现代性)
马迎辉(南京大学哲学系):质料与生命现象学
朱刚(中山大学哲学系):从享受到表达——试析列维纳斯的生命/生活现象学
17:00 晚餐(新逸夫楼餐厅)
【C会场】地点: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207室
C1 13:30-14:50
主持:程广云(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李宏祥(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赖贤宗(台北大学中文系):生命哲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爱、死亡与主体性问题
叶磊蕾(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生命:爱情与自我困境
14:50-15:00 茶歇
C2 15:00-16:20
主持:颜青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朱承(上海大学哲学系)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郭美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道德与生命之择——《孟子》“鱼与熊掌”章疏释
胡守钧(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共生与生命价值
李宏祥(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锦瑟:蒲松龄对生命意义的救赎
17:00 晚餐(新逸夫楼餐厅)
------------------
10月25日上午 分组讨论
【A 会场】地点: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
A1 8:30-10:10
主持:吴洲(厦门大学哲学系)、何乏笔(台湾中央研究院)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赖锡三(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庄子》的生存美学与政治批判——重省道家型的知识分子论
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论“庖丁解牛”的生命关照
夏可君(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庖丁解牛”的寓意:打开空隙的技术
伍至学(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庄子《养生主》文本结构分析
10:10-10:20 茶歇
A2 10:20-12:00
主持:张晓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余志平(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蔡林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内在化:全真道的生命观及其精神特质
Rémy Mathieu(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La vie a-t-elle un « sens » dans la pensée daoïste ancienne ?(早期道家思想中的生命意识)
李俊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论道教内丹图像中“逆反自然”的生命哲学观照
宋锡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周易参同契》的易理模式与丹道理论——一种道教生命哲学的表述
12:00-13:00 午餐(新逸夫楼餐厅)
【B会场】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办公楼小礼堂
B1 8:30-10:10
主持:吴先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刘晓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林素娟(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残疾的身体与他者之恐惧——秦汉礼教论述中之身体隐喻与生命、伦理课题
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形神”不定: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面向
姜丹丹(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庄子与生命伦理的跨文化思考
李元(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讨论
10:10-10:20 茶歇
B2 10:20-12:00
主持:戴兆国(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系)、郭美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颜青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生命是什么:“还原论”的可“还原”性
杨宏声(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古歌的生命意识——中国养生诗探源
朱承(上海大学哲学系):儒家的生死之忧
张锦枝(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宋明儒论“意”之分歧
12:00-13:00 午餐(新逸夫楼餐厅)
【C会场】地点: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207室
C1 8:30-10:10
主持:刘国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张尧均(同济大学哲学系)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吴先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柏格森生命哲学与梁漱溟中国文化复兴论
安孙子(日本法政大学国际日本学研究所):KUKI’s Japan and Bergson’s France
志野好伸(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张东荪生命哲学厘探
邓刚(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柏格森对身心平行论之批判
10:10-10:20 茶歇
C2 10:20-11:40
主持:郑凯元(台湾阳明大学心智哲学所)、李元(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郦全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生命概念的哲学辨析
Gilles Barroux(法国国际哲学学院):Les oscillations de la vie - expérience individuelle, notion scientifique et philosophique - entre normal et pathologique(生命的体验作为科学与哲学的概念)
Josef Gregory Mahoney(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From 和to There: Marxist Hermeneu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2:00-13:00 午餐(会场)
------------------
10月25 日下午 分组讨论
【A会场】地点: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
A1 13:30-15:10
主持:赖锡三(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贡华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累:轻与重
Volker Heubel(何心鹏,浙江大学哲学系):“生生的结构”与茶道生活艺术哲学
余志平(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万物都处于生生状态——“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
殷小勇(同济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院):心性论的一般原理——论孟荀人性论基础的统一结构
15:10-15:20 茶歇
A2 15:20-17:00
主持:杨宏声(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Stéphane Feuillas(费扬,巴黎七大)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程广云(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海子与生命哲学
Guilhem Fabre(蒲吉兰,法国阿弗尔大学):Le miroir de la poesie: Entre sagesse et philosophie(诗之镜:在哲学与智慧之间)
王毅(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自嘲衰暮:中国古代文人的另一种生命意识
蒋向艳(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跨越时空的对话——李贺、李商隐诗与法国早期现代派诗之比较研究
17:30 晚餐(新逸夫楼)
【B会场】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办公楼小礼堂
B1 13:30-14:50
主持: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Guilhem Fabre(蒲吉兰,法国阿弗尔大学)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Roberto Nigro(苏黎世大学艺术与文化分析系):Towards a New Aesthetic Paradigm:Ethico-aesthetics and the Aesthetics of Existence in Foucault and Guattari(生命美学、艺术与政治维度)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国际美学新趋势与中国“生活美学”新生
张尧均(同济大学哲学系):可见性之谜——梅洛•庞蒂关于绘画的哲学之思
14:50-15:00 茶歇
B2 15:00-16:20
主持: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汪涤(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发言(每人发言20分钟,自由讨论20分钟):
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论中国美学的生命意识
宛小平(安徽大学哲学系): 洪谦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后实践派
刘晓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以美行事——“生活美学”在现代中国的话语实践
17:30 晚餐(新逸夫楼)
------------------
10月26日上午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新逸夫楼多功能厅
8:30-9:30 大会发言
主持: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发言(每人30分钟):
杨儒宾(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观天地生物气象
Fabian Heubel(何乏笔,台湾中央研究院):气论争辩:论法语庄子研究的政治情结
9:30-9:40 茶歇
9:40-10:40 主题发言
主持:王恒(南京大学哲学系)
发言(每人30分钟):
Stéphane Feuillas (费扬,巴黎七大):Way and ways: how to get access to vitality? Two texts of the late Su Shi (1037-1101)
吴洲(厦门大学哲学系):生死问题与最初的规范
10:40-11:20 圆桌讨论
主持:姜丹丹(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参与发言(拼音顺序):
Guihem Fabre(蒲吉兰,法国阿弗尔大学)、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郭美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何乏笔(台湾中央研究院)、李元(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晓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石立善(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吴先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杨婉仪(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殷小勇(同济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院)、余志平(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志野好伸(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
------------------
会议协调:姜丹丹、陈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