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2日下午两点,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亚洲-亚美研究课程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姚平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唐代墓志与唐代妇女生活——兼议西方史学界有关中国妇女史的研究”的“思勉人文讲座”。讲座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室举行,很多爱好文史的同学纷纷前来。
本次讲座由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戴扬本教授主持,在简要介绍了姚平教授之后,讲座正式开始。
姚教授首先介绍了西方史学界关于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概况。她指出,西方关于中国妇女史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女性性别立场与视角去观察和编纂的“女性主义史”;第二时期是社会性别理论下注重多元和差异的社会性别史;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妇女史研究的第三个阶段,这有四个特点:研究课题细分化、多元化,发掘女性的能动性与主体意识,专题合作成果众多,留学的中国学者的参与。
其次,姚教授介绍了唐代女性墓志情况,将墓志中女性出嫁年龄、男女平均寿命比较、合葬记录等信息统计出来加以分析。她认为,唐代墓志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史料,通过这些墓志能够研究唐代社会是如何定义和规划女性的社会家庭角色,以及在不同的时期她们角色的变化、原因和影响。
接着,姚教授介绍了她新近研究的两个课题。第一个课题是表亲婚研究,她指出,目前表亲婚研究大都围绕联姻理论,而她根据一些墓志如《唐故京兆韦府君夫人高阳齐氏墓志铭》、《唐故乡贡进士京兆韦府君墓志铭并序》则能得出,一些表亲婚不能完全用联姻理论来解释,而是多层次的感情纽带的反映。第二个课题是唐代女性与佛教孝道观关系的研究。她认为,女性孝道观虽然是男性的手笔,但更是佛教孝性女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此外,唐代,母亲在佛教孝道观的影响中起了重要作用,从墓志中可以看出母亲对佛教的信仰和身体力行对子女实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大家积极踊跃地与姚教授进行了讨论交流。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