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话剧社原创历史言情大戏《葬心》惊艳两校区

发布日期: 2013-10-25   作者: 张冰  浏览次数: 16











  《葬心》,“第二届思勉人文思想节”精选剧目,由华东师范大学扬之水中文话剧社精心打造、倾情奉献。2013年10月19日晚,首演于中山北路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10月22日晚,闵行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演出厅,座无虚席,通道、台前挤满观众,思勉高研院陈赟副院长等老师出席并观看演出。
  《葬心》写的是贞观末年,高阳公主与其三哥吴王李恪、辩机和尚之间的恢弘爱恨,痴痴切切,感人至深。“多情者看深情处,多心者看纷争处,多智者看命理处。”这是扮演僧人辩机的演员赵振皓在演出前写给观众们的推荐语。编导李枫则称自己最着重表达的是“纵情”二字。
  《葬心》自暑假建组至公演,排练,为期三月余。选角、训练、舞美设计与制作、删改剧本、坐排走排等等,几乎每个角色都经过了多次的调整甚至重建。许多服装的设计和制作都是剧组骨干认真研究和亲自上手,譬如高阳公主的整套行头、吴王李恪的披风和袍子、房遗爱的帽子、玳姬的罩衣等,而角色的发型和妆容更是经过多番考量和试验。道具中的大背景墙亦为职员们辛苦制造。为了做出一台好戏,这个非专业的学生社团一如既往地投入、拼命。
  古籍所研一学生李枫是扬之水剧社的老成员,她担纲该剧编导。从写本子到演出,她几乎日日与演职员们待在排练室、道具房,或排练、或裁衣,事无巨细地操心。演员生病,她急得要命。她在自己的手机里为《葬心》剧组的所有演职人员设置了一个特定铃声,以至于在临近演出的时日里,每次听到这个铃声,她都神经过敏。排练强度之大,有段时间她在食堂吃好饭,总是坐在椅子上站不起来。其实,演职员们各个辛苦,这也是应当,因为虽然编导着意在高阳公主与其三哥的兄妹不伦之情,但观众们似乎更关注僧人辩机和高阳的越矩之爱。这是该剧挥之不去的一个难题。中北校区场的演后谈环节,嘉宾李明洁老师和方笑一老师一针见血地挑明了这一点,留与大家商榷。上海青年文学批评家、诗人张定浩则称赞了《葬心》“新古典主义”风格。
  闵行场的观众反响更为热烈,演出过程中赞叹声、笑声、掌声不断。嘉宾蔡剑锋老师被邀请点评剧目时,尚沉浸在戏里,情不自已得说不出话,事后他笑称“纸巾从四面八方递过来”。
  《葬心》精彩、惊艳的演出为全校师生带来至深、至切的感动,为思勉人文思想节再添新的光彩,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