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13时,我校历史系教授刘昶在人文楼冷战研究中心,给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江南研究”的报告。这是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校庆系列报告之一。该报告就目前江南经济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作了分析与讨论。
刘昶老师首先介绍了江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成为历史研究热点的原因,并向大家介绍了滨岛敦俊、黄宗智、李伯重、彭慕兰等著名学者关于江南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他认为李伯重对江南经济社会史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做了大量实证研究,这种实证研究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实证材料。接下来他在“江南发展的动力和特点”一部分中介绍了黄宗智与加州学派的彭慕兰等人关于江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论争。黄宗智认为明清时期江南棉纺织业的发展所促成的农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主要是由人口压力推动的,它带来的是江南经济的内卷化或过密化,而不是通过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和走向资本主义的结构变迁。彭慕兰为代表的加州学派对黄宗智关于江南内卷化分析提出异议。彭慕兰把十八世纪的江南与英格兰做了比较,认为当时的英国并不比江南先进,甚至在许多地方还落后于江南;并且面临着同样的人口压力和生态约束。使英国后来能够摆脱生态约束并通过工业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英国有易于开采的煤矿和美洲殖民地。虽然加州学派的观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他们提出的质疑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仍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它促使我们认真反思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并强调以历史发展路线的多元论取代单元论;其次,它强调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并要把中国和西方都置于这个世界经济体系中来进行讨论;最后它倡导一种双向的比较研究,主张要以中国的经验来观照西方,也要以西方的经验来观照中国。接下来,刘老师对十八世纪江南和英格兰的基本经济状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和比较,强调当时两地在人口、资源和生态约束条件上相差悬殊,否认这种悬殊的基本经济条件对两地其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而只是强调偶然的外部因素,是不太能让人信服的。
最后刘老师提出了江南研究中被忽视的几个问题:经济史研究中生产关系的因素可以忽略吗?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由内因还是外因推动?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文化因素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到底有多重要?并就这些问题和同学展开了讨论。
刘昶老师首先介绍了江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成为历史研究热点的原因,并向大家介绍了滨岛敦俊、黄宗智、李伯重、彭慕兰等著名学者关于江南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他认为李伯重对江南经济社会史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做了大量实证研究,这种实证研究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实证材料。接下来他在“江南发展的动力和特点”一部分中介绍了黄宗智与加州学派的彭慕兰等人关于江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论争。黄宗智认为明清时期江南棉纺织业的发展所促成的农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主要是由人口压力推动的,它带来的是江南经济的内卷化或过密化,而不是通过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和走向资本主义的结构变迁。彭慕兰为代表的加州学派对黄宗智关于江南内卷化分析提出异议。彭慕兰把十八世纪的江南与英格兰做了比较,认为当时的英国并不比江南先进,甚至在许多地方还落后于江南;并且面临着同样的人口压力和生态约束。使英国后来能够摆脱生态约束并通过工业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英国有易于开采的煤矿和美洲殖民地。虽然加州学派的观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他们提出的质疑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仍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它促使我们认真反思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并强调以历史发展路线的多元论取代单元论;其次,它强调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并要把中国和西方都置于这个世界经济体系中来进行讨论;最后它倡导一种双向的比较研究,主张要以中国的经验来观照西方,也要以西方的经验来观照中国。接下来,刘老师对十八世纪江南和英格兰的基本经济状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和比较,强调当时两地在人口、资源和生态约束条件上相差悬殊,否认这种悬殊的基本经济条件对两地其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而只是强调偶然的外部因素,是不太能让人信服的。
最后刘老师提出了江南研究中被忽视的几个问题:经济史研究中生产关系的因素可以忽略吗?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由内因还是外因推动?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文化因素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到底有多重要?并就这些问题和同学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