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佳教授做“从下层研究到后殖民史学”的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 2009-05-27   作者:  浏览次数: 14
      09年5月25日上午10点,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王晴佳教授应华东师大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邀请,为历史系师生做了《从下层研究到后殖民史学:当代西方历史思想的危机和转机》的学术报告。
      王晴佳教授指出,西欧从17到18世纪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历史进步观念的形成两方面,这是近代历史学发展的一个前提和基石。19世纪以后,西方人对科技及工业革命所代表的西方文明充满了信心,并由此产生征服“落后文明”的“理由”,这都与17到18世纪历史进步观念有着密切关系。
      王教授认为,许多原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高举民族国家主义的旗帜独立,而这种民族国家的概念系由受西方影响的知识分子引进。随着政治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启蒙时期建立的历史哲学不断被解构和挑战,而下层研究就是摧毁启蒙运动历史哲学的武器。
      在谈到下层研究时,王先生指出,非西方学者意识到的社会现实促使其对下层民众的行为和意识是否随着国家现代化的推进而改变产生疑问,从而引发对自己文化传统对社会影响的再认识,以及对在民族国家观念兴起后出现之失误的反思。王教授认为这些学者在批判西方理论的同时,其实并没有拿出可以替代的理论,因此非西方学者是在对西方理论批判的同时又对其有所延伸。
      王教授最后回答了与会师生的提问。报告幽默诙谐,深入浅出,给在场的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次学术报告由海外研究中心主任朱政惠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