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视域中的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程
(中国•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5月22-23日)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国际儒教文化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5月22日(周五)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8
08:30-08:50 开幕式
主持人:潘德荣(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
翻 译:邢丽菊(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
致辞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
崔英辰(国际儒教文化论坛常任共同代表、成均馆大学儒学东洋学部教授)
08:55-10:25 第一场
主持人:潘德荣(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翻 译:张完硕(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
1、陈 来(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家与全球化中的人权对话
2、崔英辰(成均馆大学):近代性概念与儒学思想的近代要素
3、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精神世界与意义追求
4、讨论
10:30-10:55 合影、茶歇
11:00-11:50 第二场
主持人:陈来(北京大学哲学系)
1、何俊(浙江大学哲学系):儒学的多元阐释与重构
2、黄玉顺(四川大学哲学系):“民本”的“人民主权”实质及其正义原则
3、讨论
12:00-13:10 午餐
13:30-14:45 第三场
主持人: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系)/翻译:邢丽菊(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
1、李喜馥(韩国江原大学):关于后期水户学的近代论
2、乐爱国(厦门大学哲学系):从朱熹的格知论接着讲
3、朴正心(韩国釜山大学):开港期卫正斥邪思想的格物致知说与他者认识的相关性研究
4、讨论
14:50-15:00 茶歇
15:10-16:50 第四场
主持人:郑炳硕(韩国岭南大学)/翻译:张完硕(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
1、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哲学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批判
2、[美]黄勇(Kutztown University):Two Dilemmas of Virtue Ethics and How Zhu Xi'''s Neo-Confucianism Avoids Them
3、[美]陈丹丹(哈佛大学东亚系):“哲学vs.科学”与“哲学vs.宗教”——儒学在现代中国的身份之争
4、[德]黄凤祝(德国科隆大学、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儒学的传统与世界文化的规范
5、讨论
17:30-20:00 晚宴
5月23日(周六)
会场1(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8)
8:30-10:10 第一场
主持人:黄玉顺(四川大学哲学系)
1、顾红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冯友兰《新世训》与实用主义
2、贡华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论闲与忙 ——在现代生活中开展心性之尝试
3、盛珂(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牟宗三系统中的“智的直觉”(intellectual intuition)与Dasein的存在“领会”——一个基础存在论阐释
4、[日]小野泰教(日本东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安部健夫《中国人的天下观念》的意义及课题——在日本学者视野中的中国“天下”概念
5、讨论
10:10-10:20 茶歇
10:20-12:00 第二场
主持人:何俊(浙江大学哲学系)/翻译:张完硕(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
1、丁四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生、眚、性之辨与先秦人性论研究之方法论的检讨——以阮元、傅斯年、徐复观相关论述及郭店竹简为中心
2、郑炳硕(韩国岭南大学哲学科):李二曲的明体适用论
3、傅小凡(厦门大学哲学系):从思辨哲学走向意识形态的逻辑环节——论真德秀在理学史中的地位
4、苟小泉(华东师范大学):陈白沙哲学的现代性及其内在意蕴
5、讨论
12:10-13:15 午餐
13:30-15:10 第三场
主持人:李喜馥(韩国江原大学)/翻译:张完硕(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
1、邢丽菊(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从丽末鲜初的社会转型来看“守旧”与“革新”的较量
2、金贤寿(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17世纪儒教知识人的乡村教化论与乡礼认识
3、李锐(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新时期儒学的一个建设方向
4、陈壁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经学、制度与生活
5、讨论
15:15-15:25 茶歇
15:30-17:10 第四场
主持人:丁四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1、刘清平(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工具性之本,还是目的性之本?——儒家民本思想辨析
2、沈顺福(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论责任的内涵——从孟子的角度来看
3、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精神、六艺经学与五四的精神脉络
4、曾亦(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宗族、地方自治与现代国家之构建
5、讨论
17:10-17:20 茶歇
会场2(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4)
8:30-10:10 第一场
主持人:[德]黄凤祝(德国科隆大学、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
翻 译:邢丽菊(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
1、张完硕(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从《林泉高致》与《山水纯全集》来看儒家的影响
2、郑真旭(成均馆大学):试论旅轩张显光的人体观
3、吉基台(成均馆大学):先秦儒家的服饰文化
4、毛翼鹏(河北大学哲学系):基础主义与整体主义
5、讨论
10:10-10:20 茶歇
10:20-12:00 第二场
主持人:乐爱国(厦门大学哲学系)
1、俞志慧(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子在川上何所道
2、[韩]林泰胜(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研究院):《论语》中君子与小人二分法的机能
3、邓辉(湘潭大学哲学系):本真历史性的澄明——王船山与海德格尔的历史性思想之比较略论
4、朱承(上海大学哲学系):《礼记•乐记》与儒家政治美学
5、讨论
12:10-13:15 午餐
闭幕式
主持人:[美]黄勇(Kutztown University)/ 翻译:张完硕、邢丽菊
时间:17:20-18:00 / 地点:理科大楼A508
1、讨论
2、总结发言
崔英辰(国际儒教文化论坛常任共同代表、成均馆大学教授)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