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8-20日,“启蒙的遗产与反思”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政治思想研究专题中心联合主办,由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澳大利亚的24名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将自由的“圆桌讨论”与正式的“论文报告”相结合,就西方启蒙运动与思想、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对话。
4月18日9:00,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系主任刘昶致欢迎辞并宣布研讨会开始。整个上午以“当代视野中的启蒙传统再思考”为主题展开圆桌讨论,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钱永祥、华东师大的高瑞泉和刘擎担任讨论的引言人。围绕启蒙思想中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启蒙运动与思想的内在多样性,以及启蒙对传统思想的影响等问题,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下午的会议由两场论文报告组成,第一场主题为“启蒙运动与中国现代思想”,发言人为北京大学顾昕、复旦大学梁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全喜;第二场报告主题为“五四传统的再思考”,发言人为华东师大许纪霖、浙江大学高力克、台湾中央研究院陈宜中。在讨论中,法国启蒙与苏格兰启蒙之间的差异、五四的思想遗产、五四运动中“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等成为焦点论题。
4月19日,研讨会移师浙江南浔归来书院。下午的“启蒙思想与现代政治秩序”主题论文报告中,中国人民大学周濂、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何包钢、北京大学李强先后发言。其中,周濂对施特劳斯与罗尔斯的对比分析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同样备受关注的是李强对于“民主与民粹主义”的新思考。第二场圆桌讨论以“启蒙的遗产与反思”为主题,由《读书》杂志的王焱和清华大学的刘北成担任讨论的引言人,对启蒙思想的历史研究与哲学反思之间的关联与紧张成为讨论的一个焦点,而对“古今之争”问题以及启蒙与现代革命内在关系也再度引发热烈争论。
4月20日上午,最后两场论文报告具有较强的学院化风格。第一场报告的主题为“西方宗教传统与启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王利、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刘文瑾、崇明先后发言。论文报告人分别探讨了斯宾诺莎、康德和卢梭等思想家对宗教问题的把握,及其对启蒙思想与现代性的影响。第二场报告以“现代性情境中的政治理论”为主题,发言人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郭秋永、蔡英文,分别论述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关系,以及西方现代思想家对于革命与民主政体正当性问题的分析。
会议中,与会者探讨了启蒙思想的多个方面,发现了一些新的维度和论题,开掘出许多问题,]整个过程]充满热烈而深入的辩论。会议中,担任论文评论人以及自由发言的学者还有:上海社会科学院童世骏、上海交通大学季卫东,上海三辉图书•季风书店严搏非、华东师大罗岗等。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既激发思考又兼具深入学理探究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的部分发言内容将在《知识分子论丛》第九辑上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