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勇教授做“《庄子》与明遗民”的校庆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 2008-10-24   作者: 中国经典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17

      10月15日(周三)下午3:00,中文系方勇教授在闵行校区人文学院楼5303室做了题为“《庄子》与明遗民”的学术报告。这是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校庆学术报告会中的一场。
      方教授认为,觉浪道盛撰写《庄子提正》一书,称《庄子》为“儒者之宗门”、“教外之别传”,拿禅宗与佛教关系来比附庄学与儒学的关系。并进而提出“托孤”说,以寄托故君、故国之情。《提正》及《庄子》全评问世后,评论申发者颇多,方以智更是“广收古今而炮之”,撰成《药地炮庄》。他认为,“庄子为孔门别传之孤”把庄子所宗承的对象集中定向为孔颜思孟之学,实为韩愈《送王秀才序》、苏轼《庄子祠堂记》、王安石《庄周论》、林希逸《庄子口义》等引庄入儒著作所未曾言。这标志着方以智《药地炮庄》以儒解庄,具有自己的明显特征,而他倡导“托孤”说的目的即是为昌大儒学,尤其是为了践履儒家的忠孝思想,寄托对故国明王朝的忠贞不渝之心。
      钱澄之所谓的“庄之学尽于游”、“七篇皆统于游”等说法远承刘辰翁的观点,并且直接受到道盛和方以智庄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明遗民解读《庄子》,实是“借洸洋恣肆之谈以自摅其意”。通过这样的误读却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表达了他们的爱国思想,从而赋予古老的经典以现代活力。“六经注我”虽有穿凿乃至背离经典之失,但也不无“再造文明”之功,是可与“我注六经”并行的。
      方教授的报告非常精彩,来自各院系的数十位同学认真聆听了这场精彩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