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黄子平教授来我校讲学

发布日期: 2008-05-30   作者: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50

 

     5月26日,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子平来到我校,在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作了题为《〈野草〉:害怕不朽》的公开演讲。
      黄子平教授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解读《野草》,认为《野草》是一部描写幽暗意识之作,没有《野草》中国现代思想史将失去一抹独特的色彩。在演讲中,黄子平教授具体分析了鲁迅作品的某些选段,指出鲁迅的“生命三元祖”是“生、死、(不)朽”,“害怕不朽”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维度。“欲望害怕死亡,驱力害怕不朽;欲望滔滔不绝,驱力试图解离言语的回环”,在驱立与欲望的对决中,鲁迅立下遗嘱拒绝“不朽”。然而“不朽”在中国文化思想中占据了太重要的位置,人们一直不自觉地把鲁迅当作某种典范,而这恰恰是鲁迅当年在遗嘱中所极力反对的。黄子平教授还自我解嘲说自己对《野草》“害怕不朽”的解读也是在背叛鲁迅遗嘱。
      此次演讲是由我校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纽约大学东亚系和我校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重读鲁迅”系列活动之一。

演讲者简介
      黄子平: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曾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编辑,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芝加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芝加哥社会心理研究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及浙江大学文学院任访问学者。
      论著有《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文学的意思》、《幸存者的文学》、《革命•历史•小说》、《边缘阅读》和《害怕写作》等。参与编著﹕《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漫说文化》丛书、《中国小说》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