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中国现代性的“活文本”――晚清思想文本释例

发布日期: 2008-04-14   作者:  浏览次数: 25
  4月12日上午,思勉人文讲座在闵行校区三教109报告厅举办,由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主讲:中国现代性的“活文本”――晚清思想文本释例。讲座由许纪霖教授主持。
  汪晖教授主要学术专长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想,现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思想研究。上午9点半讲座开始,汪教授首先从题目说起,他谈到什么是“活文本”、“死文本”,在汪教授看来,那些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才能算是“活文本”。他比较了晚清民初的思想家如章太炎、鲁迅的著作与17-19世纪西方思想家的著作,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为什么晚清民初的思想家们的文本反而冷清?
  在汪教授看来,所谓经典,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于后人不断地对其加以诠释,使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造成的。所以经典需要不断的创造性的解释而晚清民初的思想家们的文本就是缺乏这一点。
  谈到解读文本的方法,汪晖表示:一要把文本看作一种历史文献,通过考证,了解历史的变迁;二要注重文本的内涵,注意超越历史时间的维度在其中。
  汪教授认为,历史事件没有文本的介入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举出了众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如没有三民主义之类革命理论的介入,武昌起义不过是一次兵变而已。
  汪教授说,关于民族主义的辩论、关于中国的解释,至当今其实仍是存在的问题。晚清对于革命的记述,是远远超过当代的讨论的,通过什么文本去了解革命呢?所有这些问题,对理解中国现代性问题是甚为重要的,成为我们理解当代生活的途径。
  又如何震的《天义》,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讨论,在当时社会问题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支。鲁迅对宗教进化的批判,实际上是对欧洲主义思想的批判。
  汪教授表示,一个启蒙知识分子却对启蒙进行批判,包含着他对现代问题的再思考,背后隐含了他的整个文化理论。鲁迅从章太炎学古文,作古文,背后是他整个历史观的考虑,是一种民族主义的文本,但它又是对国民的民族主义的批判和否定。
  汪教授说,第一个这样的文本,各种要素显现在其内部,是一种开放性的文本,同时又是处在其时代下的规定性文本。他说,创造性的思考离不开对于历史传统文本的思考,现代性的文本是要被重新重视起来的。
  许纪霖教授对讲座内容做了点评,汪晖教授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演讲者简介:
  汪晖,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清华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苏扬州人。1981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考取本校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85年在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从唐弢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随即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与友人共同创办《学人》丛刊,1996年起担任《读书》杂志主编,2002年受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先后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华盛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访问教授。
  多种著作、论文被翻译为英文、日文、韩文、法文等。主要著作有:《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论鲁迅2——回望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