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上午9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胡志宏应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邀请,在历史系作了题为“以文献学为基础的西方汉学”的学术报告。
胡教授在讲座中首先谈到开展海外中国学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基础工作是原创性观察,对国外汉学著作的研究要从概括性介绍开始,要注重对文献的解读。她指出,翻译美国汉学各时期的代表性文献是十分宝贵的基础建设工作,研究文献史学史应突破时空限制,建立文献之间的谱系,彰显文化遗存的魅力。胡教授认为,对海外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研究最好从断代开始,力求找出中外研究差异。她还强调,对海外汉学的研究,要注意潜入所研究的时代,注意其产生的土壤和背景,考察汉学家们怎样把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运用于中国史研究,并深入到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诸领域的探讨。她指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要注意吸取西方汉学研究中的技术优势,考察中国固有的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与欧美学术碰撞以后如何形成新果实的问题。她还谈到海外汉学文献翻译的基本问题,认为研究海外汉学应熟练使用一些基本工具书如《八十年史学书目》、《史学论著目录》、《美国中国学手册》等。
胡志宏编著有《中国善本书目录》(合著)等文献集,她是《剑桥中国秦汉史》、《剑桥中国隋唐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书中文版的译者之一,翻译有《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等汉学名著。她还撰有《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等专著,是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讲座完毕后,还与师生就海外中国学研究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她强调,现在全国各地区和高校对海外汉学研究的机构还在发展,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正成为新的学术热门和走向,由于海外汉学研究的多学科性态势,所以每个对海外汉学研究的机构应坚持自己的学科立场和学科方法,开展有特色、有个性的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学术成果体系,全面拓展对海外汉学研究的大局面。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朱政惠教授、龚咏梅副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的演讲会和下午的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