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2日14:00,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经典研究中心在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212联合举办“中国思想世界中的味与味道”小型研讨会。研讨会由思想所研究员、哲学系贡华南博士主持,来自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本校哲学系的研究生出席了此次活动。
主持人首先从食物滋味之变化开始,讨论了“以味论性”及“以形式为本质”两种思想道路的差异。他指出,味既指滋味(自然之味),也指精神之味,如意味、品味、情味、道味。味是万物之性与人性情之合,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事实与价值之合。存在规定方法,以味为性的存在论规定着味的方法论,比如,以味辨物、以味达道,即强调尝味、体味、品味、玩味存在。感通之感乃源于五味之“咸”,传统经典所强调的 “感通”与“味-道”之“味”在结构上是一致的,具体地说,就是强调“进入”而与之“合”。在此基础上。传统思想世界塑造了“以味在世”、“以味论人”等一套系统的味觉文化传统。在概念层次上,由味、感而生“象”,由“立象”而上升到普遍性;在实证性层面,注重自证、内证而非他证,等等。最后,主持人讨论了在视觉性已逐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核心,视觉正被用作阐释世界的基本方式情况下,以味觉来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沙龙围绕味与味道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上海师大哲学系郭美华博士提出,近代许多哲学家,例如熊十力、牟宗三、冯契等等,老是想把“物”以西方的方式重新建立起来,牟宗三从“良知的坎现”,“智的直觉”开出科学、民主,把物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弄出来,这些思路都值得商榷。把味拿出来,以西方认知中心主义为参照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世界的方式,在试图消除视觉中心主义同时,似乎也过多地突显了认知取向。上海大学哲学系朱承博士认为,味道与味物走的是广义认识论路子。把味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来研究,目前在国内还属于首次。视觉之外丰富而真实的世界,在味觉,特别是味-道这种思想方式中不断涌现,世界对人的意义,世界的真相在此视野下呈现出新的气象。复旦大学中文系周兴陆博士指出,水中注盐,不见其色,盐之味得到需要人去体味,看与味作为把握世界的方式,二者是不可偏废的。西方的看是看现象之后的理念或本质,中国的看以主体与对象的相互融合,相互进入为其特征,是主体与对象的相互消灭和吞噬。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们对世界的对世界的感知,讲求会心体验,切己。人们从对象中获得的“味”是不脱离感性经验的,在感性对象中来体道,仅靠理性是无法获得世界之味。这种人对世界的体验性,在中国的诗学中表现最为明显,例如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种现象是大多数人皆知的,但却不能表达出来,说明大多数人对世界的感悟和体验是不够的,王维这两句诗很好地表达了道味。中国人这种不脱离感性经验的会心体验,对世界本质的把握,同样也能切入对象自身。在中国古典思想中所表现出来稍微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关系,在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受过所谓现代文明教化的中国人,反而离自然的却越来越远,人感知世界的能力在不断的钝化,中国人已不复生活在自然之中。现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处境不容乐观,因为现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认知世界的方式没有继承,几乎已丧失殆尽,同时也没有学会西方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如何重建现代中国人认知方式,恢复人对世界的味,物我相合等,是摆在现代中国人面前的重要问题。华东师大中文系文贵良博士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不仅仅是味的问题,还要涉及其他知觉的问题。味觉与其他知觉的关系和定位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味与味道》需要在味-道层次上多些挖掘。同时还应该以味来解释思想史中的现象,挖掘思想史中的关键词。中国现代作家中有许多都讨论味的问题,最有代表性是周作人,从其早期的茶的涩到中期的苦雨斋的苦,然后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药的痛,不仅仅指这些物的自身所代表不同的味道,周作人对这些物的审美趋向,是周氏本人在人生的价值观的体现,对人世和世界不同的感受。《味与味道》从味和感开始,讨论中国传统认知世界的方式和现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处境,对西方视觉中心主义的消解,这种反抗意识,非常具有人文精神。华东师大思想所的刘梁剑博士则对在味、感基础上重新理解传统的技艺活动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象工程建设、工艺制作都需要精确的计算,都有客观性追求,味、感所体现的与身为一的经验及思想特质如何与客观性追求相协调始终是一个问题。
与会的尚剑飞、肖连奇、许春、胡岩等研究生也对当下视觉诉求及万物滋味的隐退、自然祛魅、中西古今之争的思想范式的转换提出各自看法,并与学者们一起对以味觉来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进行热烈的讨论。
主持人首先从食物滋味之变化开始,讨论了“以味论性”及“以形式为本质”两种思想道路的差异。他指出,味既指滋味(自然之味),也指精神之味,如意味、品味、情味、道味。味是万物之性与人性情之合,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事实与价值之合。存在规定方法,以味为性的存在论规定着味的方法论,比如,以味辨物、以味达道,即强调尝味、体味、品味、玩味存在。感通之感乃源于五味之“咸”,传统经典所强调的 “感通”与“味-道”之“味”在结构上是一致的,具体地说,就是强调“进入”而与之“合”。在此基础上。传统思想世界塑造了“以味在世”、“以味论人”等一套系统的味觉文化传统。在概念层次上,由味、感而生“象”,由“立象”而上升到普遍性;在实证性层面,注重自证、内证而非他证,等等。最后,主持人讨论了在视觉性已逐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核心,视觉正被用作阐释世界的基本方式情况下,以味觉来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沙龙围绕味与味道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上海师大哲学系郭美华博士提出,近代许多哲学家,例如熊十力、牟宗三、冯契等等,老是想把“物”以西方的方式重新建立起来,牟宗三从“良知的坎现”,“智的直觉”开出科学、民主,把物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弄出来,这些思路都值得商榷。把味拿出来,以西方认知中心主义为参照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世界的方式,在试图消除视觉中心主义同时,似乎也过多地突显了认知取向。上海大学哲学系朱承博士认为,味道与味物走的是广义认识论路子。把味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来研究,目前在国内还属于首次。视觉之外丰富而真实的世界,在味觉,特别是味-道这种思想方式中不断涌现,世界对人的意义,世界的真相在此视野下呈现出新的气象。复旦大学中文系周兴陆博士指出,水中注盐,不见其色,盐之味得到需要人去体味,看与味作为把握世界的方式,二者是不可偏废的。西方的看是看现象之后的理念或本质,中国的看以主体与对象的相互融合,相互进入为其特征,是主体与对象的相互消灭和吞噬。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们对世界的对世界的感知,讲求会心体验,切己。人们从对象中获得的“味”是不脱离感性经验的,在感性对象中来体道,仅靠理性是无法获得世界之味。这种人对世界的体验性,在中国的诗学中表现最为明显,例如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种现象是大多数人皆知的,但却不能表达出来,说明大多数人对世界的感悟和体验是不够的,王维这两句诗很好地表达了道味。中国人这种不脱离感性经验的会心体验,对世界本质的把握,同样也能切入对象自身。在中国古典思想中所表现出来稍微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关系,在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受过所谓现代文明教化的中国人,反而离自然的却越来越远,人感知世界的能力在不断的钝化,中国人已不复生活在自然之中。现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处境不容乐观,因为现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认知世界的方式没有继承,几乎已丧失殆尽,同时也没有学会西方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如何重建现代中国人认知方式,恢复人对世界的味,物我相合等,是摆在现代中国人面前的重要问题。华东师大中文系文贵良博士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不仅仅是味的问题,还要涉及其他知觉的问题。味觉与其他知觉的关系和定位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味与味道》需要在味-道层次上多些挖掘。同时还应该以味来解释思想史中的现象,挖掘思想史中的关键词。中国现代作家中有许多都讨论味的问题,最有代表性是周作人,从其早期的茶的涩到中期的苦雨斋的苦,然后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药的痛,不仅仅指这些物的自身所代表不同的味道,周作人对这些物的审美趋向,是周氏本人在人生的价值观的体现,对人世和世界不同的感受。《味与味道》从味和感开始,讨论中国传统认知世界的方式和现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处境,对西方视觉中心主义的消解,这种反抗意识,非常具有人文精神。华东师大思想所的刘梁剑博士则对在味、感基础上重新理解传统的技艺活动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象工程建设、工艺制作都需要精确的计算,都有客观性追求,味、感所体现的与身为一的经验及思想特质如何与客观性追求相协调始终是一个问题。
与会的尚剑飞、肖连奇、许春、胡岩等研究生也对当下视觉诉求及万物滋味的隐退、自然祛魅、中西古今之争的思想范式的转换提出各自看法,并与学者们一起对以味觉来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进行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