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历史所虞万里研究员来古籍所作演讲

发布日期: 2008-04-15   作者: 中国经典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61
4月15日下午,一教234室座无虚席。古籍所“当代学术前沿讲座”课程本次请来了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研究员虞万里先生,给同学们做了一场题为《两汉传注与章句体式之演变》的精彩演讲。
  虞万里先生是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研究员,在音韵学、传统语言学、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研究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针对现代训诂著作中对“传”“注”“章句”这几个重要训诂术语的来源以及差异语焉不详的现象,虞先生在此次演讲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广泛的引用古代典籍,搜集了先秦两汉以及后来的著作中关于“传”“注”“章句”的解释,考订了这几个词的起源和在不同时期意思的发展演变,很清楚的展现了“传”“注”“章句”这几个词发展为现代所说的训诂体式的演变脉络。
  虞先生认为,“传”在先秦最初是得名于师徒相传授之意,老师把经文的意旨教授给学生。由于老师对经义概括得比较精练,类似于格言而被后人广泛采用。同时在阐述意旨的同时,不免要对个别词义做出解释,到汉代就形成了既有训诂又有传的体式。于是“传”由最初的阐释经义演变成今天训诂学所说的一种训诂体式。虞先生又考察了“章句”这种注疏体式的在西汉得到发扬广大的原动力,认为章句学是从西汉的经学中孕育出来的,它的催生剂是博士制度设立之后的传授制度,各家争相著书“急欲成一家章句”以便立于学官,得到功名利禄。“章句”是一章一句的解释经义,“每章之末,括其大旨,间作韵语,谓之章指”,其中也有对词语的训释。这种训诂体式在“传”与“注”之间风行了200多年。到了东汉,章句走向繁琐,于是有出现了用简单的方式解经,既是“注”的形式。虞先生广征博引,详细的探讨了“注”的来源以及兴起的原因,并根据古书版式的特点深入的论述了“注”的具体含义。
  演讲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师生反响强烈,同学们与虞先生进行了热烈的提问与交流。虞先生对同学们的提问欣然作答,气氛十分融洽。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又感受了一次名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