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勉高研院《历史与宗教》等4门海外的专家课程向全校研究生开放选修(2014年春季)

发布日期: 2014-09-02   作者:  浏览次数: 24

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选修(免费)
高级访问教授李泽厚课程:伦理学小型讨论班
高级访问教授黄进兴课程:历史与宗教
讲座教授王笛课程:新文化史:理论、资料和方法
客座教授俞懿娴课程:中国哲学与怀特海
领略海外优秀教授的教学品质与风格
  本课程为思勉高研院“海外优秀课程引进”创新项目,华东师大的同学可藉此亲身体验海外优秀教师的优质、前沿课程。相关课程,详见思勉高研院“研究生-课程设置”网页。
  有意选课者,请洽思勉高研院教务老师:肖连奇,54345087、lqxiao@simian.ecnu.edu.cn。
◎ 伦理学小型讨论班
【课程安排】2014年10月(具体待定)
【参与对象】全校师生均可报名
【教授简介】李泽厚,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
【课程介绍】以李泽厚《伦理学纲要》与《伦理学答问补》、桑德尔(M.Sandel)的 Justice :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有中译本)为主要讨论对象,参与人员必需细读,以展开讨论和争辨。1)讨论题:A、道德、伦理与人性;B、市场与道德及两德论问题。2)参考题:伦理学的对象与范围。3)讨论以理论为主,不在如桑德尔所举各种具体事例中纠缠争论。
◎ 历史与宗教
【授课安排】2014年春季,4-5月(具体待定)
【授课对象】全校硕士生、博士生(1学分)
【教授简介】黄进兴,台湾中研院院士,现任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
【课程介绍】课程拟探讨历史上宗教信仰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注重集体行为的层次。宗教教义、教派演化与个人信仰则非讨论的重心。课程设计以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并重。拟予修课者了解宗教信仰与历史因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社会行为的层次上,具有什么特别的历史意义。
◎ 新文化史:理论、资料和方法
【授课安排】2014年春季,12-19周(5月9日起),周五下午13:30-16:30,闵行校区人文楼5501
【授课对象】全校硕士生、博士生(2学分)
【教授简介】王笛,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讲座教授,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
【课程介绍】新文化史是从198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史学流派,加入这个阵营的学者们把普通人作为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发掘和运用资料上也不同于传统的历史学,同时他们也从过去现代化理论流行时代的社会科学和科学方法,转向讲究叙事和细节的人文的历史学方法。虽然大事件的研究仍然是许多历史学家的研究中心,但在此大背景下,一些新课题如日常生活、物质文化、性别、身体、形象、记忆、语言、大众文化、微观历史等得到明显地发展。本课程将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和理解西方新文化史的一些代表性成果,力图到达三个目的:第一,使学生对这个史学新流派和主要成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二,对若干代表性著作有比较深刻的领悟;第三,能够在自己的研究中运用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
◎ 中国哲学与怀特海
【授课安排】2014年春季,共6讲【每周一、三、五(4月14、16、18、21、23、25日)上午10:00-12:00】,闵行校区人文楼5501
【授课对象】全校硕士生、博士生(1学分)
【教授简介】俞懿娴,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教授。
【课程介绍】课程主要采取哲学普遍主义(philosophical universalism)的观点,介绍如何以以平等互惠的态度,从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形上学家怀特海(A. N. Whitehead)切入,进行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课程主张二者均具有强烈的机体圆融的思维模式,或可以平衡近现代西方哲学各家各派各走极端的现象。相关子题包含有:怀特海在民初中国、圆融与机体、《易经》与怀特海(一)、《易经》与怀特海(二) 、创化与过程、华严与怀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