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古籍研究所教授严佐之应邀,面向华东师范大学“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暑期学校的全体学员,主讲题为“理学型家族、女性尊长、齐家之道—— 宋余姚胡氏宗族《莫太夫人家训》释读”的报告。
严佐之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古籍整理研究和目录版本学专家。其早年先后师从顾廷龙、潘景郑、徐震堮、周子美等前辈大家,学兼众长,旨归会通,具有相当丰富的目录版本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代表作《古籍版本学概论》、《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被北大等高校古典文献学专业列为研究生考试参考书。参与、主持《朱子全书》校点整理,推动全所以朱子学暨儒学文献整理研究为特色的学科建设。其撰述、编著先后获得高校学术著作出版优秀奖、华东地区学术图书出版优秀奖、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国家图书奖题名奖、上海市哲社学术著作二等奖等。目前,正承担古委会重大项目“《顾炎武全书》编纂”、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儒藏》编纂的子项目。
严教授以一段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开始,在他看来,《莫太夫人家训》是一部“很特殊”的家训,这部家训出自八百五十年前一位八十六岁高龄家族女性尊长之手,共立训诫一百二十条,全篇文长逾万字。这是他对这部家训产生兴趣的开始,但是深入其中后可以“活泼泼”地看到,南宋初期一个奉行理学价值观念的浙东家族的“齐家之道”。他认为,“齐家”原本是理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释读《莫太夫人家训》,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理学价值观念如何落实于家族社会的视窗。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探讨在天上飘着的儒学观念,是如何落到地上的”。
接着,严教授从四个部分展开,对《莫太夫人家训》加以解读。一、余姚柏山胡氏宗族:一个奉行理学价值观念的“理学型家族”。在这一部分,严教授考述了余姚柏山胡氏家族,胡宗伋、胡沂父子,以及《莫训》编刊者孙介,并对所谓“理学型家族”一词做出解释。二、莫太夫人:一位“以母道兼师道”的胡氏家族女性尊长。在这一部分,严教授概述了莫氏生平,并分析其尤异于一般家族女性之处,主要是“识趣不凡”、“至老不倦经史”、“性刚介,有男子操”、“家赀不薄”、“德言容工以外,兼优儒教”,“通经史,以母道而兼师道,课子有成”等五方面。三、《莫太夫人家训》:一部理学型家族女性尊长制订的家训族规。在这一部分,严教授从文献学的角度,考述了《莫训》的传世版本、编撰缘起、文献性质、文本特色、内容概要等问题。四、《莫太夫人家训》与理学“齐家之道”。在这里,严教授转入了对《莫训》的义理释读,即讨论这部出自“理学型家族”的家规文献如何反映理学价值观念。在家训中,除了“修身”、“齐家”反映理学属性外,还包含更加突出的理学价值理念,诸如“贫富观”、“慎言行”、“节饮食”、“妇德观”等极具理学价值观念的事项。
最后,严佐之教授总结了《莫太夫人家训》所反映的理学价值观念内涵。在他看来,莫氏家训作为胡氏家族子孙的遗训是一个“未来式”,然而这些出自莫氏“齐家之道”的切身实践的经验之谈,也可将之视作“完成式”和“进行式”。由此,便能活泼泼地看到,八百年前居住在浙东余姚一个临海依山村落的胡氏家族,是如何奉行理学价值观念来规范家族生活秩序的。
讲演结束后,严佐之教授与学员们就莫氏家训与理学关系等进行深入探讨,并对“理学”与“理学型”两个概念做了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