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第五期现代中国的思想与政治系列工作坊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学院5303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学术工作坊以“现代中国国家认同的多元塑造”为主题,由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ECNU-UBC Joint Center for China in Modern World)与《学术月刊》杂志社联合主办。
ECNU-UBC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心中方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许纪霖教授、《学术月刊》杂志社主编金福林老师与会并参与研讨,中国社科院近史所李志毓老师、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叶斌老师、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沈洁老师、上海大学历史系严泉老师、上海大学历史系成庆老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裴自余老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军老师、《学术月刊》杂志社张洪彬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宋宏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瞿骏老师、唐小兵老师等作主题学术报告或相关评论。
围绕着“现代中国国家认同的多元塑造”这个主题,现场唇枪舌战,讨论热烈。从晚清的“排满”立论与清流派的政治文化、民初的国体论争与省宪争议、再到30年代新生活运动中国家对地方信仰的利用与再造,最后到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学说,与会学者由点及面,勾勒出了一副由传统到现代转变的中国国家认同图景,绚丽歧出,精彩纷呈。虽然所研究的时段不同,探讨的聚焦点也不尽相似,但却往往能交相叠映,互为评骘。
虽然,“现代中国国家认同”是一个既庞大、繁复,但又极其重要的学术热点,本次工作坊只能是一个学术探讨的起点和渡桥,相关的探讨仍有待学者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不过,本次工作坊所展现出的学术火花,已然已碰撞出相应的研究思路。
最后,本次工作坊以浓郁的学术和思想氛围落下帷幕。
ECNU-UBC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心中方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许纪霖教授、《学术月刊》杂志社主编金福林老师与会并参与研讨,中国社科院近史所李志毓老师、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叶斌老师、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沈洁老师、上海大学历史系严泉老师、上海大学历史系成庆老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裴自余老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军老师、《学术月刊》杂志社张洪彬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宋宏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瞿骏老师、唐小兵老师等作主题学术报告或相关评论。
围绕着“现代中国国家认同的多元塑造”这个主题,现场唇枪舌战,讨论热烈。从晚清的“排满”立论与清流派的政治文化、民初的国体论争与省宪争议、再到30年代新生活运动中国家对地方信仰的利用与再造,最后到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学说,与会学者由点及面,勾勒出了一副由传统到现代转变的中国国家认同图景,绚丽歧出,精彩纷呈。虽然所研究的时段不同,探讨的聚焦点也不尽相似,但却往往能交相叠映,互为评骘。
虽然,“现代中国国家认同”是一个既庞大、繁复,但又极其重要的学术热点,本次工作坊只能是一个学术探讨的起点和渡桥,相关的探讨仍有待学者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不过,本次工作坊所展现出的学术火花,已然已碰撞出相应的研究思路。
最后,本次工作坊以浓郁的学术和思想氛围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