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0日下午3点,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Noah Porter讲席教授John Hare应邀,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道德依赖宗教的三个论证”的讲座。中文系老师刘文瑾担任讲座的主持及翻译,哲学系王寅丽老师、政治系崇明老师、中文系周燕老师以及思勉高研院青年研究员朱佳峰等来自本校及外校的师生们参与了这场讲座。
讲座描述了道德依赖于宗教的三个论证。这三个论证都来自康德,只不过前两个是直接的,而第三个则是间接的。第一个是来自预设的论证(The Argument from Providence):如果不能保证德福一致并且确信上帝将提供这种保证,道德在理性上就是不稳定的。第二个是来自恩典的论证(The Argument from Grace):在实践理性中,我们在道德律上的“应当”与“能够”之间存在的矛盾,有赖于恩典的协助来完成的。第三个是来自正当性的论证(The Argument from Justification),即为了回答“为何我应当做个道德的人”这一问题时所达成的论证。
John Hare教授使用分析哲学的方法,讨论了一个在当代世俗化的哲学领域被视为相对边缘化、然而却又很难被束之高阁的问题,思考了宗教对于道德证成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报告激起了在场听众的强烈兴趣和激烈讨论。最后,Hare教授还留下了自己的电邮地址,鼓励有兴趣的同学继续同他交流。
讲座描述了道德依赖于宗教的三个论证。这三个论证都来自康德,只不过前两个是直接的,而第三个则是间接的。第一个是来自预设的论证(The Argument from Providence):如果不能保证德福一致并且确信上帝将提供这种保证,道德在理性上就是不稳定的。第二个是来自恩典的论证(The Argument from Grace):在实践理性中,我们在道德律上的“应当”与“能够”之间存在的矛盾,有赖于恩典的协助来完成的。第三个是来自正当性的论证(The Argument from Justification),即为了回答“为何我应当做个道德的人”这一问题时所达成的论证。
John Hare教授使用分析哲学的方法,讨论了一个在当代世俗化的哲学领域被视为相对边缘化、然而却又很难被束之高阁的问题,思考了宗教对于道德证成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报告激起了在场听众的强烈兴趣和激烈讨论。最后,Hare教授还留下了自己的电邮地址,鼓励有兴趣的同学继续同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