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中午,“思勉午餐沙龙”第86讲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5时举行。本次沙龙邀请到美国维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历史系助理教授冯淼,作了题为“以教育继续革命——日常生活与1930年代城市地下党对小市民的教育”的报告。沙龙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教授主持,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张春田作点评。中文系杜英副教授、历史系唐小兵副教授、思勉青年研究员刘彦文老师及在校的数位硕士生和博士生一起参加了本次沙龙。现场气氛热烈,讨论精彩。
本次沙龙伊始,冯淼教授介绍了自己的初衷,即关注大众教育如何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跟随着世界各国出现的“大众转向”,中国的政党也目睹了大众力量的崛起。知识分子从左到右都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底层的教育对于他们认识社会、用知识推动社会至关重要,纷纷提出了认识和教育大众的实践计划。1927年以后,在政治、经济革命都已经崩溃的情况下,左翼在城市中如何继续革命成了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而此时大多数左翼知识分子在城市中从事文化教育工作,认为思想的转变是社会政治转变的基础,故主张一种立足于改变大众、思考日常生活方式的文化与教育革命。
那么,左翼知识分子如何对小市民进行教育呢?冯淼教授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据,做了阐释。左翼知识分子关注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对上海文化消费感兴趣的小市民,而并非产业工人。柳湜、夏征农、艾思奇三位以“申报流通图书馆”和《读书生活》杂志为媒介,在文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三方面,欲以启蒙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新认识。柳湜主张要以文化和思想引导社会新秩序,城市政治经济革命的难以为继,恰恰因为文化教育做得不够。夏征农提出“同情和同一生活形态”的观念,收集并鼓励小市民们写文学作品,写出个人的情感并引发同一阶层人的共鸣。尽管这一做法受到了茅盾的质疑,后者认为无产阶级政权尚未建立的中国,无法产生大众作家和大众文学。但夏征农回复说,重点在于通过这样一种实践鼓励小市民们书写。左翼知识分子为小市民提供的出路,是在日常生活层面上提高认识。动荡的1930年代,自由恋爱等问题依然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局限,而这些日常生活的危机,其实联系着资本的危机,是资本危机的延续。如果他们有正确的认识,从日常生活理念上,是可以做出改变的。
在主题报告结束后,罗岗教授作了总结,认为小市民的概念需进一步讨论,并举三联书店老板沈昌文的例子,对冯淼的研究成果加以佐证;张春田老师提出了城市媒介是如何从形式层面影响了大众,以及市民如何回应这些建议的问题。唐小兵等几位老师也根据报告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了精彩的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本次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沙龙伊始,冯淼教授介绍了自己的初衷,即关注大众教育如何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跟随着世界各国出现的“大众转向”,中国的政党也目睹了大众力量的崛起。知识分子从左到右都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底层的教育对于他们认识社会、用知识推动社会至关重要,纷纷提出了认识和教育大众的实践计划。1927年以后,在政治、经济革命都已经崩溃的情况下,左翼在城市中如何继续革命成了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而此时大多数左翼知识分子在城市中从事文化教育工作,认为思想的转变是社会政治转变的基础,故主张一种立足于改变大众、思考日常生活方式的文化与教育革命。
那么,左翼知识分子如何对小市民进行教育呢?冯淼教授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据,做了阐释。左翼知识分子关注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对上海文化消费感兴趣的小市民,而并非产业工人。柳湜、夏征农、艾思奇三位以“申报流通图书馆”和《读书生活》杂志为媒介,在文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三方面,欲以启蒙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新认识。柳湜主张要以文化和思想引导社会新秩序,城市政治经济革命的难以为继,恰恰因为文化教育做得不够。夏征农提出“同情和同一生活形态”的观念,收集并鼓励小市民们写文学作品,写出个人的情感并引发同一阶层人的共鸣。尽管这一做法受到了茅盾的质疑,后者认为无产阶级政权尚未建立的中国,无法产生大众作家和大众文学。但夏征农回复说,重点在于通过这样一种实践鼓励小市民们书写。左翼知识分子为小市民提供的出路,是在日常生活层面上提高认识。动荡的1930年代,自由恋爱等问题依然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局限,而这些日常生活的危机,其实联系着资本的危机,是资本危机的延续。如果他们有正确的认识,从日常生活理念上,是可以做出改变的。
在主题报告结束后,罗岗教授作了总结,认为小市民的概念需进一步讨论,并举三联书店老板沈昌文的例子,对冯淼的研究成果加以佐证;张春田老师提出了城市媒介是如何从形式层面影响了大众,以及市民如何回应这些建议的问题。唐小兵等几位老师也根据报告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了精彩的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本次沙龙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