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4月24日俞懿娴:利玛窦、莱布尼兹与“礼仪之争”(思勉人文讲座195)

发布日期: 2014-04-18   作者:  浏览次数: 38

主题:利玛窦、莱布尼兹与“礼仪之争”
主讲:俞懿娴(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宗德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时间:2014年4月24日(星期四)14: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403冷战研究中心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利玛窦与莱布尼兹无疑是两颗熠熠巨星。意大利籍的耶稣会士利玛窦,在十六世纪末(1583)是第一位踏上中国领土、深入内地传布基督教的欧洲人。莱布尼兹则是十七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也是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与思想的第一个欧洲人。中西文化交流与互动、哲学思想的相互比较,莱布尼兹当可说是这领域的先驱。莱布尼兹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主要来自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也因此介入了当时教会人士之间的“礼仪之争”。莱布尼兹赞成利玛窦的“调和论”,认为中国古代经典中的“上帝”即基督教的“天主”,并驳斥龙华民等人认为中国人是无神论者与唯物论者的说法。莱布尼兹并因此肯定基督教神学与中国哲学均有自然神学的层面,两者是兼容和谐的。

主讲简介:
  俞懿娴,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担任国际学术刊物编辑委员会委员(Process Studies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参加国际学术组织:International Process Network、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Society for Asian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USA。著有《怀海德自然哲学——机体哲学初探》(2001)、《道德教育与哲学》(2007);编有程石泉先生著《中国哲学综论》(2007)、《中西哲学合论》(2007),及其他中英文论文七十余篇。专长及兴趣为形上学、现象学、希腊哲学、教育哲学、历程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