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伟教授主讲“井底之蛙:我的《中国经学史》”

发布日期: 2016-06-27   作者:  浏览次数: 15
  2016年6月15日,应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邀请,美国杨百翰大学文学院韩大伟(David B. Honey)教授来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作题为“井底之蛙:我的《中国经学史》”学术报告。这也是我校思勉人文讲座的第306讲,由古籍所所长顾宏义教授主持。
  韩大伟先生在报告之始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背景及治学经验,其已出版著作包括Incense at the Altar: Pioneering Sinologi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logy(2001)、《西方经学史概论》、The Southern Garden Poetry Society(2013)。其中《西方经学史概论》与古籍所颇有渊源,为应古籍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前社长朱杰人先生之邀,于2012年在我校出版社出版。
  其后韩教授重点向听众介绍自己的在编著作——《中国经学史》。该书向西方经学史借鉴了诸多研究方法和理论,如N.G. Wilson’s five-part schema:(1)他是否保存可能佚失的古代文献?(2)他是否编辑和整理典籍?(3)他编撰什么注解?(4)他的文学批评有其独特的地方?(5)还有哪些其他方面利用古代遗产?效法西方经学史跳跃中世纪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神学(theology),而略去宋、元、明代的经学论述。在此基础上,韩教授总结出自己的例如对比中西、对比中国经学家、参照后如对前贤的评价等研究方法,提出“以大儒为经,以治学法为纬”的研究架构。此套著作计划出版六册,其中第一册Zhou: Confucius, the Six Classics, and Scholastic Transmission(《周卷:孔子,六经与师承问题》)、第二册Qin, Han, Wei, Jin: Classic and Commentary(《秦汉魏晋卷:经与传》)已完成并投稿。
  演讲过程中,韩大伟先生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引经据典,结合自己生活与研究过程中的细节传达其学术旨趣,并邀请听众用家乡方言诵读材料与观众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报告结束后,在座师生就中国经学的研究及中西经学研究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