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谈“韩汉类似词”

发布日期: 2017-03-10   作者:  浏览次数: 13
  2017年2月24日下午,韩国汉阳大学中文系教授、校图书馆馆长、校出版社社长严翼相博士作客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在人文楼学术沙龙大厅成功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同源词还是借词——韩汉类似词的秘密”的学术演讲。本次演讲列为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第332次人文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左思民教授主持。本校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的部分教师,中文系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以及来自其他高校的博士生等聆听了严教授的演讲。
  现代韩语中有很大一部分词语来自古汉语,这些词的发音保留了一部分古汉语的发音特征,被称为“汉字词”。除了“汉字词”之外,现代韩语还拥有一部分本土词语,即“固有韩语词”。经研究发现,有些“固有韩语词”在发音上也和上古汉语十分接近,被韩国学者称为“韩汉类似词”。当今一些学者就“韩汉类似词”是否表明汉语和韩语同源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一部分人主张汉语和韩语之间有同源关系。针对这一点,严教授认为,立足于“韩汉类似词”来证明汉语和韩语之间有同源关系证据并不充分。严教授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对汉语和韩语对比后主张,真正的“韩汉类似词”数量有限,它们的存在不足以证明韩语和汉语有同源关系。他还认为,造成“韩汉类似词”与上古汉语发音相近的原因还可深入探讨,一个可能是因为受到远古时期汉语和韩语之间语言接触的影响。
  演讲结束后严教授和听众进行了互动,我校中文系教师和同学积极思考,踊跃提问,气氛热烈,针对汉语和韩语是否同源各抒己见。中文系教师黄玉雄表示对此次演讲颇有兴趣,并从语料的来源、音系学和人类学等相关视角与严教授展开探讨,他的见解得到严教授的好评。
  演讲气氛热烈,最后圆满结束。本次演讲会不仅推动了学术问题的探讨,也是中韩学者之间、中韩文化之间的一次良好交流,还对进一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和韩国汉阳大学之间的友好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