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Wayne Proudfoot谈“实用主义与谱系学”

发布日期: 2017-06-02   作者:  浏览次数: 30

  2017年5月31日下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系、哲学系教授Wayne Proudfoot在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术沙龙,做了题为“实用主义与谱系学”的讲座,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王寅丽主持,哲学系、社会学系的部分师生参加。
  Proudfoot教授首先介绍了当代哲学中对“自然主义”一词所赋予的不同含义,然后说明在对宗教经验和实践的自然主义描述中,一种是科学的还原主义进路,例如对宗教徒在冥想时的神经生理变化水平的研究,另一种对信仰及实践的自然主义描述则是解释的,而非还原的,后者把宗教视为人为产物,对以往被自然化的事物做出历史、文化起源的解释。接下来,他指出经典实用主义者对信念和真理探究的观点,可以用来说明在宗教研究的自然主义进路中,历史和谱系学方法的价值。
  Proudfoot教授简要介绍了詹姆士将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意义标准引入宗教概念的历史。以及杜威像詹姆士一样,把宗教理解为对不可见力量的认同,支持着理想的产生和朝向理想的进步。杜威则认为这种自我和宇宙的和谐宗教观是想象的产物,不能靠有意识的谋划获得,也并非来源于自我之外的存在。在1880年詹姆士写《信仰意志》论文集的同一时期,尼采也以“怀疑诠释学”来考察基督教道德观产生的根源,并对宗教需要加以怀疑的审视。接着Proudfoot教授探讨了伯纳德•威廉姆斯的自然主义进路,威廉姆斯对希腊戏剧人物的道德心理学的分析,表明道德行动和道德意识的形成不需要靠一个外在的秩序来塑造。威廉姆斯和尼采对基督教和希腊宗教文化的对照分析,都为道德行动者和道德规范的产生做出了自然主义的解释。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Proudfoot教授得出结论说,在自然主义的还原进路之外,恰当的自然主义进路更多在于,对那些声称宇宙、理性或历史塑造了人类道德兴趣的主张或假定的持续怀疑。
  最后,Proudfoot教授就师生提出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澄清,讲座和讨论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