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在课堂上
6月21日至30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主任、比较文学与中国研究杰出教授张英进到访,主讲《中国电影与都市文化》(Chinese Cinema and Urban Culture)海外的专家课程。
《中国电影与都市文化》课程使用中文授课,采用美国研究生教学中惯常使用的研讨课形式。课程要求学生课前观看指定电影,阅读规定的文章;学生在课堂就具体问题发言、引导,并参与讨论;最后提交一篇300字的论文提要,并在课堂论证。同时,课程进行期间,张英进教授还于6月22日主持公开讲座《传记电影的叙事主体与客体:多层次生命写作的选择》。
课程包含四个部分:民国电影、新中国电影、新时期电影、全球化电影。具体安排如下:
6月21日: 民国电影
观影:《神女》(1934)
阅读:张英进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7章。
6月23日:新中国电影
观影:《今天我休息》(1959)
阅读:张英进编《华语电影明星:表演,语境,类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8章。
6月28日:新时期电影
观影:《二嫫》(1994)
阅读:张英进著《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5-7章。
6月30日:全球化电影
观影:《24城记》(2008)
阅读:张英进著《多元中国:电影与文化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3章。
课程开设期间,吸引来自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文系、历史系、传播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学生选修、旁听。选课学生与张英进教授展开积极讨论,就中国电影的阶段特征与发展轨迹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对观看影片进行学理性的分析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