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玫教授主讲“探寻扬州徽商与皖南地方戏之关系”

发布日期: 2017-09-26   作者: 李东东  浏览次数: 30

  

  2017年9月25日下午两点半,台湾“中央大学”教授孙玫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做客讲座。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号楼一楼学术沙龙大厅,孙玫先生主讲“探寻扬州徽商与皖南地方戏之关系”主题讲座。该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中文系教授谭帆先生主持,中文系李舜华教授等与会参加。讲座吸引来自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文系、古籍所等多个院系的学生积极参加。
  孙玫先生从扬州在清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着手,指出清代中期以来,中国南方的戏曲中心已经从苏州迁移到了扬州。彼时戏曲演出活动的中心,北有北京,南有扬州。但是,由于相关历史资料的匮乏,以往关于清代扬州戏曲的研究,多注重于扬州昆曲,或注重于扬州剧坛与北京剧坛之关系,而对于徽班晋京以前扬州徽商与皖南地方戏之间的关系着墨不多。
  本讲座则尝试跨领域从地理、交通、经济、政治、民俗等方面切入,综合审视清代扬州徽籍盐商、安徽南部地方戏以及徽籍伶人之间的关系,在既有研究之外开拓另一研究面向。
  孙玫先生通过梳理李澄《淮鹾备要》、李斗《扬州画舫录》、董伟业《扬州竹枝词》、小铁道人《日下看花记》、赵翼《坑死人歌为郝郎作》以及《燕兰小谱》等重要文献,将清代扬州徽商与皖南地方戏的关系进行勾连论述,同时指出徽班进京之后清代戏剧格局的发展变迁。
  讲座结束之后,谭帆教授与李舜华教授分别作了总结发言。参与听讲同学就“皖南”一词使用历史界定问题、“徽商”与“徽州”地理文化认同问题等与孙玫老师展开交流对话。最后,本次讲座活动在与会全体师生及工作人员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