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迎来一位重要的宾客,江西师范大学的傅修延资深教授。傅教授做了题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叙事——叙事传统与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彩讲座。讲座主要内容如下:我们对传统(即可传之统)的理解往往不够注重传统形成与叙事习惯之间的关联。而根据人类学家Yuval Noah Harari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讲故事的集体行为有着重要关联。这个人类学观点与许多叙事理论有相通之处,叙事对个人和集体身份的缔造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 从青铜器叙事开始,中国的叙事传统重在构造时间序列,对空间的想象往往趋向于内部的整合,而不在于外部拓展。中国白话小说与讲史演义的关系也已经有很多人指出,更重要的是,中国叙事传统中缺乏由远游、远征题材所统领的对于域外空间的探索。即便是《西游记》这样的作品,人们也已经发现吴承恩对于域外各中亚国度的描摹总是带有其家乡风貌的特色。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我们很难把中国故事放在世界的文化语境里加以诉说,纵观当代中国小说,我们很难找到对于世界的想象和具体描写,大多数作品集中描写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并用地方语言加以渲染。
地方文化当然是中国叙事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全球化世界里,能讲好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故事也至关重要。回溯西方叙事文学的历史,《奥德赛》奠定了远游叙事传统,后来的流浪汉小说、航海叙事、殖民地小说和其它异国叙事层出不穷,显示了海洋文明不同于农耕文化的特点。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重塑中国叙事传统,汲取海洋文化的优势,这样才能符合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
讲座之后,傅修延教授又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中西小说在叙事结构和语言特征上的差异,玄幻小说,以及文化传统与政治文化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傅教授以严谨详实的论述和深邃的理论思考向在座的师生们展示了文学研究的高远境界,并在将学术研究与参与国家文化战略的拓展方面树立了一种典范,对华师大的同仁和学生们都产生了深刻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