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勉高研院师生党员同讲“我和党的故事”

发布日期: 2018-04-23   作者: 王毓琦  浏览次数: 39


办公室主任于明静老师分享

青年研究员樊波成老师

博士研究生唐文娟

全体党员合影

  2018年4月25日下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以“我和党的故事”为主题,举办师生党员交流座谈会。党总支书记王玉琼主持座谈会,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与初衷,即通过师生一起分享各自真实、有温度的故事,回忆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深化对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师生党员心灵的共鸣,增强组织归属感,提升研究院党员同志的凝聚力。
  首先,倪春军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了“我与党费”的故事,以文献研究细致而缜密的方式,考察并鲜活地呈现了“党费”缴纳方式的变迁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他所认为的“正确方式”,即不反对当前“互联网+”的缴纳形式,但更应通过“自己主动”缴纳“现金”,使其具有一种“仪式感”。蒋华杰老师通过祖辈、父辈与自己关于入党不同观念的探讨,亦提出了关于入党“仪式感”等问题。此外,他还指出存在部分本科生认为入党是“主流的选择”等现象。于明静老师分享了观摩其他学校党组织活动之后的感触,认为我们研究院应该结合自身工作去探讨,并不是单纯、枯燥地去学习理论,更应该将理论更好地融入实践。王玉琼老师从自己与党的结缘说起,指出“人的成长离不开理想和信念”,学生时代入党的过程很有效地帮助自己树立起对规则、组织的敬畏感,从此铭记每次严肃认真地参与党组织活动,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唐文娟博士分享了一个自己在求学阶段的感人而又温暖的故事,并表示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份“感动”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殷莹老师以自己的入党经历谈起,认为无论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历怎样身份和岗位的变化,都应该做到最好,“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应是共产党员的一种基本素养。许静老师结合个人经历,动情地谈到了组织对自己的关爱,坚信党组织中一定有“亲人”,而党员也应有自己的“坚守”。金玉博老师认为党员群体是优秀人的集体,自己愿意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并汲取“养分”,同时在平凡的工作中保持信仰。樊波成老师讲述了党员父亲作为乡村干部,亲力亲为改善家乡的经济状况,深受触动和启发,在他看来,共产党员可以看起来“不起眼”,但却要忠于自己的身份和岗位。王毓琦、姚明辉、王文祺、李东东、庞士桐、吴羽卿等学生党员也通过自己与党组织的真实故事,分享了各自对党组织的感情、参与组织活动的感受等。肖连奇老师结合自己大学的经历,表明作为党员对组织应有敬畏,同时也因之而应坚守原则。
  最后,王玉琼老师做了总结。她感谢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真诚分享了各自真实而又有温度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敬的小故事,不仅拉近了研究院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让大家深刻领会了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思考、道理和信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仅需要哲理的阐释与传导,还需要情感的交流与认同,要做到知、情、言、行的有机统一。在她看来,党员同志更应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座谈会还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思勉高等研究院的党员活动,保障党员学习的深入有效等工作进行了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