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Luc Brisson教授主讲思勉人文讲座

发布日期: 2018-11-15   作者:  浏览次数: 107


  2018年11月2日下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Luc Brisson(吕克•布里松)教授在我校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3102会议室做了题为“古希腊哲学和神话中的Phthonos(嫉妒)” 的讲座。本次讲座为思勉人文讲座第434讲,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张立立老师主持。
  Brisson教授首先区分了两种Phthonos,一种是向善的羡慕,表现为想要达到与他人相同优势或乐趣的愿望,是由理性支配的;另一种是带着好斗的敌意的嫉妒,是为了满足欲望。柏拉图认为,嫉妒属于灵魂中血气的一部分,夹杂着痛苦和愉悦,作为一种心灵的状态,人天性就会嫉妒。Brisson教授进一步针对Phthonos所追求的对象——财富、荣誉、知识与德行,逐一进行讨论。所有这些美好的事物——财富、荣誉、知识和德行——都不是为自己寻求的,而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显示拥有它们的人的卓越。当我们追问嫉妒的位置在哪里时,这个结论有着重要的意味。
  在古希腊的传统文化中,嫉妒具有重要地位,人们认为神也会嫉妒,并且正是因为神的嫉妒才引发了各种悲剧、喜剧,嫉妒是喜剧或悲剧的动机,无论是荒谬还是可悲。事实上,嫉妒被认为是战争、杀戮、盗抢等各种黑暗历史的动力。然而,柏拉图彻底颠覆了古希腊的传统价值观,他通过谴责嫉妒改变了这一现象,他用一种神圣的、理性的神学取代了传统的神话,把哲学置于各类悲剧、喜剧之上,用对知识的热爱取代了蒙昧无知。柏拉图反对用神的嫉妒来解释个体的命运和人类的历史,这体现了他重建神(宇宙)和人关系的努力。在这种语境中,竞技(agón)这一在古希腊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开始失去了伦理地位,但也许是从德行的领域退出。
  讲座的讨论部分也相当精彩,在场的师生就Brisson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提问,包括如何理解竞技从德行领域的退出;《左传•昭公十年》中“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的表达和希腊传统的“血气”、“嫉妒”概念的比较讨论;柏拉图《高尔吉亚篇(Gorgias)》等等。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