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3月25日Matthias Freise:文学历时性中的对话方法(思勉人文讲座239)

发布日期: 2015-03-20   作者:  浏览次数: 11

主题:文学历时性中的对话方法(Dialogic Method in Literary Diachrony)
主讲:Matthias Freise(德国哥廷根大学比较文学和斯拉夫语言系教授)
主持:范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时间: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14: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本讲座探讨文学史的“时代”划分的基础问题。晚近的欧洲文学研究竭力避免使用“时代”概念,因为这些概念据说不过是文学史家的发明。演讲者则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时代概念不仅是实用的诠释学工具,且这些概念本身就是当下和过去持续对话的产物。这一对话源自文化史,也塑造了文化史,因此时代是“真实的”,正如文化是“真实的”。和过去的对话不仅对于理解过去时代的人物至关重要,对于当代人塑造其自身的文化身份也不可或缺。由对话的眼光来看,处于某时代或成为某时代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被“局限于”某一世界观。本演讲欲证明,每一时代都是一特殊的、然而也是关于人和世界的关系的最有效表述。

主讲简介:
  Matthias Freise,德国哥廷根大学比较文学和斯拉夫语言系教授,哥廷根大学比较文学中心理事会成员,德国权威文学词典《金德勒文学大百科》斯拉夫语言文学部门主任。担任多部国际学术期刊Opera Slavica、Germanoslavica(布拉格)、Litteraria Copernicana(托伦)、Novyj fililogicheskij vestnik(莫斯科)、Cheljabinskij gumanitarij(车里雅宾斯克)联合编辑。专著有《巴赫金文学作品的哲思美学》(1993)、《契科夫的散文世界》(1997)、《斯拉夫语言文学理论》(2012)、《切斯瓦夫•米沃什作品中的历史性问题》(2014)等。研究范围涵盖比较文学、文艺理论、斯拉夫语言文学,以及从文艺复兴到后现代欧洲各个主要历史时期的文学与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