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4月22日王又如:中国禅宗洪州宗关于制式吊诡性与消解制式化的见解(思勉人文讲座240)

发布日期: 2015-04-16   作者:  浏览次数: 13

主题:中国禅宗洪州宗关于制式吊诡性与消解制式化的见解(Paradoxicality of Institution, De-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he Counter-Institutional in Hangzhou Chan)
主讲:王又如(美国新泽西州州立柔恩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
主持:张晓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学教研室主任)
时间:2015年4月22日(星期三)15: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本讲座将讨论中国古代禅宗思想中有关制式吊诡性,消解制式化或“反”制式的哲学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将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一开始将检查二十世纪学者用来解释禅宗对制式之态度的反偶像主义方式的主要问题。这一部分的分析随后将集中在反偶像主义方式的对立面,所谓对禅宗态度的传统主义解释方式。这个方式的问题显示出当代西方对于反偶像主义方式的批评的局限性。基于这两种对立的方式的问题,第二部分将引进一个新的方式或参照框架来重新理解或解释禅宗的态度。这个新的方式就是“消解制式化”。它将借用德里达关于“反制式”的讨论的某些洞见。这个消解制式化的方式是得到禅宗所继承的大乘佛教非二元与关系性哲学的支持的。这个新的方式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概括禅宗对于制式吊诡性的理解以及禅宗与制式的“既随同又反对”的正反两方面的微妙关系。当然,本讲座对禅宗思想的探讨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将这一探讨仅限于古代禅宗最有影响的一个宗派-洪州禅的有关语录文本与教义上,因为对这样一篇短文来说,要想检查古代禅宗在这个问题上的全部思想是完全不可能的。主讲人也提请大家注意,追随最近西方哲学界对于制式或制式化的讨论,对于制式或制式化问题的探讨也将是在这些词的广义范围上进行的。这种广义的讨论超出了所谓社会宗教次序,组织或机构的有形物质方面的意义。它涵盖所有已经确定起来和规式化的社会文化系统,包括意识形态,哲学,宗教及其正式认可的教义。 此外,还想提请大家注意,主讲人对消解制式化一词的运用应当与非制式化一词也就是无制式化区别开来。在第二部分,将会进一步详细界定消解制式化这一概念的意义。

主讲简介:
  王又如,美国新泽西州州立柔恩大学(Rowan University)哲学宗教系教授,曾担任过该系系主任与亚洲研究的主管。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原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在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师从傅伟勋教授取得宗教学博士学位。已出版英文著作《他者的言说方式——庄子与禅宗的语言策略》(Linguistic Strategies in Daoist Zhuangzi and Chan Buddhism: The Other Way of Speaking)以及编有《亚洲思想中的解构与伦理性》(Deconstruction and the Ethical in Asian Thought)。正在出版当中的有《禅宗词典》(Dictionary of Chan Buddhism by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cations)与《中国佛教哲学参考书》(Companion to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by Sp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