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5月26日吴汝钧:纯粹力动现象学的构思与建立(思勉人文讲座246)

发布日期: 2015-05-18   作者:  浏览次数: 15

主题:纯粹力动现象学的构思与建立(Phenomenology of Pure Vitality in the Making)
主讲:吴汝钧(Ng, Yu-kwan,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主持:郁振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
时间:2015年5月26日(星期二)15: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本次讲座,主讲者将探讨其近十年来开始构思与建立的“纯粹力动现象学”。作者在这方面著有:《纯粹力动现象学》、《纯粹力动现象学续篇》、《纯粹力动现象学六讲》。主讲者认为这是继熊十力《新唯识论》之后,建立以“纯粹力动”为核心观念之形而上学(现象学)体系。本讲座之主旨,乃在以“纯粹力动”为终极原理,突破当代新儒学之体用不二论。“纯粹力动”是体亦是用,体与用完全相同,因而体用论可以废掉。“纯粹力动”是一恒常在动感中的超越的活动,它会凝聚、下堕、分化而诈现现象世界。另方面,它在主体方面表现为“睿智的直觉”。后者可通过自我屈折作用而成知性,对现象世界加以认识和执取。知性亦可复作现象学的转向,从执的状态逆反地跃起,回复原来之睿智之明觉,体证现象世界本为“纯粹力动”之诈现而已,因而不予执取,反而现象世界为实现文化价值的场所。此等文化活动包括知识、道德、艺术、宗教等各项。

主讲简介:
  吴汝钧(Ng, Yu-kwan)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哲学组“特聘研究员”, “李远哲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杰出人才”。早年留学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京都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分别研习日本语、梵文、藏文及方法论。获加拿大麦克•马斯德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哲学博士,博士论文《天台佛学与早期中观哲学》(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ādhyamika)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又在印度加版。在学术研究上受益于中、日、德、法、美诸方学者,但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研究领域涵盖佛学、儒学、先秦道家、京都学派哲学、现象学、历程哲学,皆写有专书。近十年开始造论,开拓纯粹力动现象学,写有《纯粹力动现象学》(2005)、《纯粹力动现象学续篇》(2008)、《纯粹力动现象学六讲》(2008)。目前致力于纯粹力动现象学之量论(知识论)之构思与撰著,已出版《西方哲学的知识论》(2009)和《当代中国哲学的知识论》(2013)二书。另外,编写过《佛教思想大辞典》(1992),著有《佛教的概念与方法》(1988)、《佛学研究方法论》(上下)(2006)、《唯识现象学》(上下)(2002),2011年又出版了近70万言的《佛教的当代判释》一书,以十一分教判释全体佛法。以及2012年出版《绝对无诠释学:京都学派的批评性研究》,2013年出版《宗教世界与世界宗教》,2014年出版《早期印度佛教的知识论》、《唯识学与精神分析:以阿赖耶识与潜意识为主》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