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二维新之声”——《新青年》中的文化、政治与“启蒙”
主讲:张春田(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
时间:2015年10月16日(星期五)12: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尽管《青年杂志》的出现有一些偶然因素,但对杂志的受众和使命的自觉(特别是改名《新青年》之后),的确是陈独秀等在新的历史状况下一种有意的实践。这种实践既是在回应民国建立后的乱局及共和的蜕变,更普遍地,是在反思和总结晚清以来各种竞争性的救国方案的困境,进而寻找新的可能性。《新青年》的自我理解已经不是简单地要成为一本“政论杂志”,或者说,《新青年》所理解和和期待的“政论”乃至“政治”本身已经与晚清以后流行的“政论”乃至“政治”本身有了一些差异。这是意味深长的,表明知识分子对于政治的理解以及讨论和介入政治的方式发生了一种转变。《新青年》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乃至语言文字本身都作为了具有“政治性”的问题纳入自己的话语系统,或者说从它们与政治变革的内在关系上来处理这些问题。同时,《新青年》在启蒙的主客体关系、启蒙与革命的关系上,都是持一种更为彻底和激进的姿态,已经把“启蒙”牢牢安置在了“自觉”的根基之上。明乎此,有助于回应后来关于“启蒙”与“救亡”,“激进”与“保守”,以及基于后现代立场对于“启蒙”的质疑等一系列问题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