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现代中国学术传统的迷失与再造
主讲:方朝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主持: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时间:2015年11月1日(星期日)18: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2210哲学系会议室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学术是用西方学科范畴和学术概念解构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使得现代中国学术带上了一种先天的后遗症:由于用西方式知识眼光解读传统学问,导致中国古代学统的丢失,进一步导致现代中国学人在精神上无家可归;由于习惯用东方人功利的目光来吸纳西学,又导致对西方学统始终隔靴搔痒,不能在中国文化中真正建立起西方式学统。因此,现代中国学术的一个致命问题就是学统的迷失,具体表现为两方面:既丧失了儒家的学统,又不能为模仿西方建立的学科体系建立新学统。现代中国人急于现代化和救中国的功利心,使得他们无法冷静客观地看待中国古代学统和西方学统,结果却是邯郸学步,一无所成。重新思考现代中国学术的意义基础,才能找到现代中国学术重建之路。
主讲简介:
方朝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参加哈佛高访项目,在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作高级访问学者;曾获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在韩国首尔大学中国研究所为研究员;曾获台湾陆委会项目资助,在台湾佛光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理事、国家信息中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篔簹書院(厦门)、什刹海书院(北京)教授。出版《“三纲”与秩序重建》等十余部,有一部被翻译为韩文,在Philosophy East & West、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哲学研究》、《复旦学报》等国内外一流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