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4月18日陈彦良:中古货币史的结构特征(思勉人文讲座289)

发布日期: 2016-04-05   作者:  浏览次数: 16

主题:中古货币史的结构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Monetary Liquidity in Medieval China)
主讲:陈彦良(台湾花莲东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持:牟发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时间:2016年4月18日(星期一)15: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中国中古货币史的研究自全汉升、何兹全、劳干以降累积成果已多,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次讲谈内容,以出土史料为主,传统文献为辅,重新探讨魏晋南北朝的货币问题,诠释该时期的社会经济特征,以及货币与各朝施政决策及制度面的关联。特别从“流动性”——货币理论的核心概念——出发,以及以本人所提出的“双重悖论”之说,检讨中古经济受到通货供给不足,以及虚价钱币、频繁改制、钱币剪凿和优质铜钱遭到窖藏这些因素的影响,面临到通货的膨胀与紧缩同时存在、彼此交织的“双重的流动性困境”。此一观点或可从比较新的角度呈现中古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

主讲简介:
  陈彦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1997)、博士(2003),花莲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2004-2008),花莲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2008-2014),花莲东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2014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