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6月21日温爽:从满洲到埃及——20世纪初大豆的全球商品流通(思勉午餐沙龙97)

发布日期: 2016-06-13   作者:  浏览次数: 28

主题:从满洲到埃及:20世纪初大豆的全球商品流通
主讲:温爽(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评论: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主持: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时间:2016年6月21日(星期二)11:30-13:3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茶叶、丝绸与陶瓷是中阿海上与陆路丝绸之路的主要交易商品,但大豆在中国与埃及经贸交往中的作用则鲜为人知。20世纪初,在英帝国食用油工业与日本帝国船运业的驱动下,大豆成为从中国东海到地中海环球海上航线中的主要流通商品之一。大豆的种植技术也随之从满洲传到了埃及。通过讲述大豆在埃及的种植与应用,本沙龙着重讨论20世纪初英国、美国、日本、中国与埃及之间的多层次全球经济贸易网络,以及同一商品在不同经济、文化环境中价值的转变。本沙龙还会分享欧美中东史研究的演变过程,研究者接受的学术训练,以及欧美中东历史研究学术界所面临的挑战。

主讲简介:
  温爽,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毕业于开罗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中东问题研究专业,博士毕业于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中东历史专业(2008-2015)。曾在埃及、叙利亚学习阿拉伯语和进行档案文档调查。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在思想、经济、宗教和劳工方面的交往。曾在美国《中东问题报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