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周锡瑞教学计划

发布日期: 2014-03-04   作者:  浏览次数: 96
  在华东师范大学担任讲座教授期间,计划面向学校研究生,教授中国近代史。课程设置将与2014年6月周锡瑞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进行的访问教学相似。授课时间为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持续一个月。上课人数限制在十五人,先由学生提出申请,再由他选定最终名单。本课程致力于为硕博研究生提供外籍教授教学,以期对他们的论文研究有所助益。
 
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研究方法(Research Approache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授课时间:2015年春季学期, 3月初开始(为期一个月)
授课安排: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持续一个月(具体时间待定)
教授简介:
  周锡瑞,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其在国际历史学界享有盛誉。他的代表作《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在1987年出版后便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以社会史方法研究中国近代民众运动的扛鼎之作,美国与中国主要的大学都将其列为历史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获得美国历史学会和亚洲研究学会等多项奖项和荣誉。他关于中国革命多重释义的见解在美国史学界是颇具影响力的“一家之言”,对中国革命的再阐释产生了积极的导引作用,尽管这还是极有争议的。周锡瑞教授的新作《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出版后,也大受好评。透过一个家庭的“小历史”揭示中国百年社会政治变迁的“大历史”,对各种形式的历史素材做精当与有效的整合梳理,显示了他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思想的穿透力。
 
 
  课程申请方法:对本门课程感兴趣的研究生需填写一份申请表。 申请表应于2014年秋季分发给相关学生,填写完毕后于2014年12月30日前,发送至:思勉高研院肖连奇,lqxiao@simian.ecnu.edu.cn,由院系统一寄送至周锡瑞教授。周锡瑞教授将审阅每一份申请,根据申请表内容的质量,以及学生论文研究主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选定十五名学生。同时,周锡瑞教授也会推荐一些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英文阅读材料。书单将于2015年1月前分发给选课学生。
 
教学方案:  课程将使用中文授课,采用美国研究生教学中惯常使用的研讨课形式。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参与很重要。课程将包含两部分,每部分各持续两周:(1)学生论文研究主题讨论;(2)史料解读。
 
(1)论文主题讨论。附有自身学位论文研究计划陈述的申请表将会分发给各位学生。每次课上,将讨论三至四位同学的论文研究主题。先由做报告的学生阐释自己的论题,再由周锡瑞教授和其他学生提出问题、给出反馈、意见和建议。典型的问题包括:其他学者在此论题或相关论题上已做过何种阐述?有何种新史料可以使用?具体的研究计划:计划在何种大框架下阅读哪些材料?立足于现有的阅读积累,能够提出哪些新阐释?论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涉及该论题的新发现可能对我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理解造成怎样的影响?
 
(2)史料解读。 史料解读是本门课程训练的核心,也极富研究趣味,此外亦能帮助我们学习采用不同视角读解史料。在课程后半期,每位学生需将自身研究中使用的史料扫描或复印一小部分(2-3页)分发给授课教师和全体同学。课堂上,我们将依循史料解读指南中的问题对史料进行讨论。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具批判性地进行史料解读。
 
 
结语:
周锡瑞教授在美国担任中国近代史教授期间,取得过一些成绩,也十分享受从事研究生教学工作。现在他有超过三十位学生在美国获得了教席,也有许多学生在相关领域发表了重要著作和论文。借此课程,周锡瑞教授希望能把他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带给华东师大。需要强调的是,他并非意指美国研究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更为优越,而只是认为其确有不同。他近期在中国的任教经历使之确信,我们彼此能够教学相长,而学生们通过了解各种多元的治学方法,也最能获益。
在这样的短期课程中,保持治学方法的开放性十分重要。周教授将在课堂上教授的学生们各有其导师。他们各自的导师是而且应当是研究生培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完全无意取代导师们的指导,因为对于学生论文的主题导师们肯定了解得更透彻。如果他提供的建议与学生各自导师的指导有悖,毫无疑问学生应当遵循各自导师。但是他真切希望这门课程能够向学生们提供一个额外的视角,用以处理各种各样的历史主题,希望这一额外视角能够丰富他们在华东师大的治学研究体验。


 
Guide to Source Interpretations
史料解读指南
 
 
Some of the questions that you might consider:
你可能要思考的问题:
 
I.                   Around the Text 文本背景
 
1.      When was it written?  (Not just the date, but the era or, as we put it in class, the “climate of opinion.”)
什么时候写作的?(不仅仅是日期,而是时代,以我们课堂上的话来说是“舆论氛围”)
2.      Where was it written?
在哪里写作的?
3.      By whom? (Again, we are looking for more than the name and ask what sort of person was he or she.)
谁写作的?(同样的,我们不仅仅是要知道作者的姓名,而是要去了解他/她是什么样的人)
4.      Who published it?  (A seemingly prosaic question but actually one that may unlock quite a few doors.)
是谁出版的?(看起来是无意义的问题,但事实上可能开启许多门径)
 
II.                The Text Itself文本本身
 
1.      What is the explicit argument (or, more crudely put:  what is the author trying to sell?).
表层论点是什么?(或更直白地说,作者在竭力兜售什么?)
2.      What is the implicit argument?
隐含的论点是什么?
3.      What sources are used?
使用了什么材料?
4.      To whom is it addressed?  (Be on the lookout for polemics.)
对谁说话?(留心寻找争论)
5.      What authorities are called upon?  (Who’s the author’s guru?)
向什么权威/当局呼吁?(作者的领袖是谁?)
6.      How is the text structured?
文本如何结构?
7. Is there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that is useful for purposes not anticipated by the author?
有没有史料作者自身意图以外而对你的研究有用的信息或细节?
 
III.             Beyond the Text 文本之外
1.      What was its immediate impact, if any?
有何直接影响/即时影响?
2.      What was its long range impact, if any?
有何长期影响?
3.      Whom did it affect, if anybody?
影响了谁?
4.      Its impact on you—are you convinced?  Why?
对你的影响——你被说服了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