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是华东师范大学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的人文学科学术高地,是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共同的学术平台。研究生教育是高研院建设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实行跨学科、精英化与国际化的培养方案。
2026年,高研院遵循相关工作原则,推进相应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组织管理工作,以“申请考核”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具体如下:
一、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需要符合以下报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以学术为志业、有担纲意识、具突出学术潜质。
5.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
其中:
(1)境内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出具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并于2026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2)获国(境)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国(境)外在读、即将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就读证明(应为中文或英文件;或其他语种的中文或英文公证件),注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或毕业时间;并于2026年9月1日前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6.现役军人报考,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须符合军队相关部门的规定。
7.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的报考。
二、招生专业、导师与名额
招生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招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传播学院的上岗博士生导师。
招生名额:6人。
三、招生程序
思勉高研院成立博士招生工作小组,设立报考资格审核小组、专业资格审核小组和综合考核小组,坚持“严格审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实行学生申请、专家推荐、评议面试的招生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一)学生申请
申请人须于2025年11月24日上午9点前,将完整的申请材料以压缩包的形式(按“申请专业-意向导师-姓名”命名),同时提交至:1.高研院招生邮箱:xyliu@simian.ecnu.edu.cn;2.意向导师邮箱(如无意向导师联系方式,可以申请由高研院提交给导师)。请确认材料准确无误后提交。
申请材料(电子版)主要包括:
申请表(下载附件1模板),以“1.姓名—申请表”命名。
学术材料(下载附件2模版)
内容主要包括:(1)本人基本信息;(2)个人陈述;(3)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4)代表性学术论文简介(已发表或未发表均可,另附“代表作论文”PDF文件);(5)硕士学位论文简介(若有全文,请另附“硕士学位论文”PDF文件)。详细内容及材料要求,请见模版说明。
说明:以一份PDF文档提交,请勿插入页码,以“2.姓名—学术材料”命名。
3.身份及学历证明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证(正反两面复印在同一页面)。
(2)学籍学历材料:①已硕士毕业并(或)取得硕士学位者提交硕士毕业证书和(或)硕士学位证书(若无其中任一证书,请提供说明);②境内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出具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③国(境)外取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④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或毕业者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注明预计获得硕士学位或毕业的时间(应为中文或英文件,或其他语种的中文或英文公证件)。
说明:上述材料报名阶段仅需提供电子扫描件,请按以上顺序整合形成一份PDF文档提交,以“3.姓名—身份及学历材料”命名。
4.其他证明材料
包括:(1)外语水平证明;(2)硕士阶段成绩单(须有校级培养单位公章);(3)可证明自己学术能力、或有参考价值的其它材料。
说明:请按以上顺序整合形成一份PDF文档提交,以“4.姓名—其他证明材料”命名。
意向导师、专家推荐
获得意向导师认可后,由意向导师撰写详尽的书面推荐意见,并由意向导师联络另一位该学科的资深教授撰写书面推荐意见。推荐信,请下载附件3模板。
两份推荐信中,至少有一份为高研院研究员、成员撰写,没有研究员、成员的专业可由另一名校内资深专家撰写。高研院研究员、成员信息详见高研院官网。
两封推荐信由意向导师于2025年11月27日上午10点前发送至高研院招生邮箱:xyliu@simian.ecnu.edu.cn。
补充说明:报考阶段申请人须确定“意向导师”,实际录取将受导师限招数等限制,在录取阶段,将采用导师推荐与师生双向选择等方式,最终确定录取导师。
(三)资格审查
按照学校博士招生精神及要求,对申请人的报考资格、专家推荐情况等进行审核,报考资格审核工作拟于2025年12月5日前完成,将通过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官方网站进行公布。
(四)评议面试
面试分为两次,包括专业资格审核与综合考核。
1.专业资格审核小组由相关学科专家、高研院学术副院长组成。小组成员与候选人进行面谈,一般要谈三次,负责面谈的专家要对候选人做出学术评价,高研院学术副院长对其综合素质做出评价。专业资格审核拟于2025年12月9日前完成。高研院将根据专业资格审核的成绩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环节名单。
2.综合考核环节由高研院研究员与成员组成面试委员会,考核内容包括专业基础(100分)、综合测评(100分)、外语水平(100分)、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不计入综合考核成绩,考核不通过者不予录取)。高研院按综合考核成绩确定拟录取名单,单科成绩低于60分不予录取。综合考核工作拟于2025年12月10日前完成。
(五)公示录取
高研院提出拟录取名单,经招生工作小组审核后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经后者审定同意后,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示。未被录取者可通过电子邮件查询综合考核成绩(xyliu@simian.ecnu.edu.cn)。
录取、调档、政审等事项,按我校统一安排进行,届时学校将另行告知。
四、在学期间待遇
学术成长方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生享有研究经费与海内外访学研修机会。
生活方面,在实行研究生入学收费制的情况下,纳入学校奖助体系,有机会享受相关资助政策。
五、联系与监督
高研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1.招生咨询:刘老师,021-54345090,xyliu@simian.ecnu.edu.cn
2.监督、投诉受理:
(1)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jgxia@mail.ecnu.edu.cn
(2)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dean@yjsy.e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