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节新闻|“哲学史经典诠释”主题论坛

发布日期: 2023-10-21   作者:  浏览次数: 10

2023年10月21日16时,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第六届思勉人文思想节之“哲学史经典诠释”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C区报告厅举行。  



   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应奇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熊林、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伟、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陈建洪作为报告人先后发言,并与校内外师生交流从事哲学史经典研究过程中的体悟和心得。


        韩水法教授首先进行了题为“认知与元方法——康德哲学方法再论”的报告。他概述了认识论的新形式新挑战,以及现代知识论的三个盲点,认为康德思考认知问题的思路,对于现代知识论而言仍然具有启发性。他提出,康德所说的认知可以在两个层次上进行理解。首先,康德通过探讨认知的先天条件回答什么是认知、认知如何可能的问题,构造了一种认知活动的模型。而进一步地,这一认知的模型在回答什么是认知的同时,就在回答如何对于认知活动本身进行把握和理解这一方法问题。认知本身是一种活动,而它的方式、程序或过程也是我们把握它的方法。既要构造认知模型对认知活动进行把握,也要将这作为一种方法来反思,它无法用事实证明,因而具有假设性。韩水法教授借用语言学的术语,将对于认知活动的把握叫做“构拟”的过程。由于康德的认知模型还蕴含着康德哲学的一般或根本方法,在这个意义上,认知本身是元方法。不论是康德的先验方法、批判方法还是其他方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它们是构拟的不同层面。


         熊林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作为一种诠释实践的理解与翻译”。他认为,学术翻译就是理解及对理解的塑形。而翻译的塑形是在母语中将人所理解的东西以概念化的方式进行表达。反过来,翻译活动也塑造、丰富着我们的母语,甚至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熊林教授不主张哲学翻译的情境主义,即在不同的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意义而赋予不同的名。与情境主义相对的是“同名异义”的翻译理念。他认为,同名异义有着极其重要的哲学意涵,在古希腊哲学中,一、善、存在等最根本的哲学概念,都是同名异义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同名异义本身需要在哲学上被严肃对待。他由此解释了为什么从哲学上考虑,他更赞同将《存在与时间》中的“存在”翻译为“是”。sein一词同时具有逻辑学、存在论和认识论的意义,包含着这三者的统一。而将其翻译成中文“存在”,其在逻辑和认识论上的很多功能都会被掩盖。  



    张伟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现象学人类学如何可能?”。在报告中,张伟教授围绕胡塞尔给列维-布留尔的书信讨论了胡塞尔哲学中现象学与人类学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胡塞尔批评的是以人类学作为一切学问的基础,即人类学至上主义,在这个意义上必须做出超越论和人类学之间的决断。而人类学本身并非问题所在,一门经过现象学的改造、被纳入现象学框架内、以超越论为基础的人类学是可能的。现象学人类学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一方面,就通过自由的想象变更而达到作为第一哲学的本质现象学而言,它充当了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现象学中的第二哲学,即关于事实的超越论交互主体性的总体科学,是我们通过对于他人的文化及真实存在的世界的同感,来获得对他人的理解。如果缺乏这一经验事实的维度,那么现象学就只是方法论,还不是胡塞尔想要达成的作为普遍哲学的完整的现象学。    


         陈建洪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论霍布斯的人兽之别论”。他从霍布斯对人兽异同的看法出发,阐述了霍布斯的人性论,强调其中包含人的本性与社会秩序之间的恒常的紧张关系。霍布斯认为,人是非社会性的、在本性上具有攻击性的动物,社会的基础是利益、荣耀和恐惧。而这对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政治动物是一种颠覆,尽管他和亚里士多德仍有某些相同之处。陈建洪教授引用德瓦尔的表述,指出霍布斯的人性论导向了一种道德“饰面理论”,即道德是一种文化涂层,掩盖和对抗人的自私和野蛮的本性。接着,陈教授进一步扩展,将弗洛伊德与霍布斯进行比较,认为弗洛伊德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一个霍布斯主义者,与霍布斯类似的是,弗洛伊德也看到了人的本能的破坏性,即反社会反文化的倾向,群体的、文明的力量是为了对抗个体的、野蛮的力量。




 四位老师结束报告后,活动进入自由讨论环节。主持人应奇教授首先对四位老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然后,参与活动的师生与报告人就如何面对读者不理解译者翻译的语词选择的情况、翻译是否可能、霍布斯与弗洛伊德的差异、“元方法”的意涵和康德的人类学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活动在各位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