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研究跨学科工作坊纪要

发布日期: 2021-08-19   作者: 云天遥,王婷  浏览次数: 304


202142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知识和行动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共同举办了“意识研究跨学科工作坊”。在主持人郁振华教授简短的开幕发言后,会议议程正式展开。本次会议为对话形式,共包括四个主题,由与会人员预先投票选出,在会中由引谈人稍作简述过后,展开自由讨论。四个主题分别是:“谈谈‘解释鸿沟’”、“关于意识的所谓‘难问题’难道真能被独立地加以研究吗?”、“人工智能与意识神经机制的交叉研究”、“人工智能与当代意识理论”。本次会议的参会人员有(按发言先后顺序):首都师范大学陈嘉映教授、复旦大学杨雄里院士、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山西大学梅剑华教授、山东大学王华平教授、厦门大学王晓阳教授、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小平教授、浙江大学李恒威教授、温州大学黄家光讲师、清华大学章含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黄远帆助理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皆为华东师范大学)刘擎教授、晋荣东教授、郦全民教授、何静副教授、林龙年教授、徐竹副教授、郁振华教授、郁峰副教授。

 

第一个主题为“谈谈‘解释鸿沟’”,由杨雄里院士主持,陈嘉映教授引谈。

  






解释鸿沟”的意思是,即使建立了物理-生理性状与体验之间的必然联系,我们仍未为体验提供解释。陈嘉映处理该问题的视角,是经验解释和力学解释之对照。他认为,解释鸿沟问题之本质不在于主客之分,而在于解释世界的方式之别。以多巴胺分泌来解释快乐,而抛弃其意韵丰沛的生活世界基础,这是一种成问题的简化,它并未使人达到真正的理解。“颜回闻道”与“西门庆淫逸”两种牢牢内嵌于生活世界意义网络中的对快乐的经验解释,在凭借多巴胺生理机制解释的视野下,仿佛成为无差别的。

 

针对陈嘉映的报告,与会学者表达了各自的见解。徐英瑾提到,支持心脑同一论的token-token版本,将全面取消人类生活的文化、价值层面,支持其type-type版本,则还能为其留下一块飞地。王晓阳认为,真正困难的在于,只能通过内省才能通达意识的质性方面。徐竹提醒,维特根斯坦传统中,只把力学解释视作自己反理论态度的攻击对象。郦全民指出,解释意识取决于我们要以哪种概念化方式来看待它。刘晓力认为,应该把“意识”这个词打开,加以细分,看看究竟是在意识的哪个方面谈论问题。杨雄里指出,在神经科学领域中,如今还不是谈“意识的神经机制”的成熟时机。刘擎认为,与科学解释不同,文化解释是主体间的,因而无法用神经网络穷尽的。王华平认为,我们之所以如今还在讨论解释鸿沟,是由于我们仍坚持认为意识是真实存在的,但或许意识并不真实。梅剑华认为,感知经验层次是更基本的层次,因果概念只适用于有人的、有感知者的层面。陈小平在介绍了人工智能研究的相关背景后指出,人文的解释是思辨性的,科学的解释则是一种实践,后者不断检验、更新、完善自身。郁振华认为,经验解释之于科学解释的优先性的背后,是意义世界在存在论上的优先性,哲学同仁应当始终高度重视意义世界。

最后,主持人杨雄里总结道,在意识问题上,哲学家与神经科学家应当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互相开拓视野。引谈人陈嘉映对同行的评论表示感谢,并认为不必夸大神经科学家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异。

 

第二个主题是“关于意识的所谓‘难问题’难道真能被独立地加以研究吗?”由刘晓力教授主持,徐英瑾教授引谈。

徐英瑾的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Chalmers的“难问题—易问题”二分法。他指出,二分法的两个预设都是可疑的。首先,神秘性与不可说性不可等量齐观,因而难问题并不自成一类。其次,难易之间难有清楚界限。

随后,与会学者就第一部分发表了观点。何静认为主观体验的不可说性有时是“不必说”性,情绪的高度复杂性也需要格外注意。王晓阳认为qualia之“难”似乎不在不可说,而在于诉诸因果联系的解释在原则上不可行。刘晓力指出,日常经验和科学经验实则共享同一个抽象信息空间结构。陈嘉映提醒,最好不用词汇贫乏来解释此问题。可说不意味着命名,而是使词能和语词系统联系上。刘擎补充王晓阳的看法,提出即便对“杯子”也可以有非科学的解释,如现象学存在论式的把握。李恒威认为须强调存在(to be)与知识(to know)的不同。

在其报告的第二部分中,徐英瑾认为,康德为解决当今意识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康德的意识和自我观念是功能性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即认为意识活动的本质是对信息的整合和统一,它可能出现在信息处理的层面上。但康德在如何处理形式和质料的粘合剂问题上陷入困难。其症结在于,康德哲学中没有语言哲学,故无法解决形式质料之结合问题。

对此,学者们各自发表了如下看法。林龙年认为,应当关注内隐记忆的特殊性,它不进入意识范围,但在行为中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杨雄里认为,神经科学家很难研究意识或思维。例如对于dreaming,神经科学实验往往在相同条件下得出不同结果。

接着,徐英瑾介绍了论题的第三部分。他认为康德的统觉理论能与当下的科学发展相结合。如今,科学家的意识研究是半思辨、半实验的。这些理论的共性有三,即都认为意识涉及到信息的筛选、意识是信息的简化,以及意识牵涉到一个复杂的协调系统。哲学家的任务应当类似于打扫战场,给下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可供检验的假设。此外,也需要用认知语言学的思想资源来弥补康德的不足。

各位专家纷纷表达了见解。刘畅认为,不能通过重新定义问题来把消解意识问题。王晓阳补充到,这像是把羊圈定义为羊呆的地方,那么里面就没有狼了。刘晓力认为,感性理性间的中间层未必是知觉,而可能是觉知(awareness),如对悲伤的体验。陆丁就统觉与“ich bin”的关系提问,认为知识来自“ich bin”,康德正是要接续笛卡尔的思路。章含舟认为,徐英瑾指出的三个标准似乎将意识的标准抬得太高,以致于排斥了非意向性的意识经验。林龙年提到,语言存在的时间只有一万年,但二十多万年前就有意识存在了。语言不等于意识,二者之间的鸿沟极大。

针对这些问题,徐英瑾一一做了答复,在与会专家间生发出了热烈的论辩。

 


第三个主题为人工意识与当代意识理论”,由郁振华教授主持,李恒威教授引谈。


 



李恒威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个对人工意识研究带来深刻启发的理论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lobal Workspace TheoryGWT整合信息理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IIT生命演化理论”(Life Evolution TheoryLETGWT论持功能主义立场,认为只要弄清意识的神经系统物理机制,就可以将它复制于机器上实现。IIT认为,意识与脑整合信息的方式和能力有关,它是任何具有作用于自身因果力的系统的根本属性,系统的整合和分化程度越高,它拥有意识体验的程度也就越高。LET认为,理解意识必须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分析自体平衡的生物组织和过程开始。李恒威认为,赋予机器(图灵机)以体验在原则上是不可实现的,但可以根据意识的神经机制的知识,制造有意识的人工系统,即人工意识是原则上可实现的。

针对李恒威的报告,陆丁对内在因果力概念提出了质疑。徐英瑾指出哲学的思想实验可以设想因果力。李恒威回应说,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才能真正观察到因果效能。郦全民指出在物理机制上可以保证因果力。刘晓力表示物理系统的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一定的因果效力。之后,王晓阳和林龙年就他心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王晓阳认为我们只能观察、描述他人的物理表征,但却无法确定他人的心理状态。林龙年则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有物理解释,心理感受,比如痛觉,可以通过实验还原出来。


个主题为工智能与意识神经机制的交叉研究”,由林龙年教授主持,陈小平教授引谈。


陈小平首先介绍了经典人工智能的基本假设,即以可靠性条件为设计原则,以可控性、一致性和场景封闭性为基本特性;然后分别介绍了这三个基本特性,如果三种基本特性同时得到满足,则可以保证AI 系统的可控性。他接着介绍了意识神经机制的两种假说,分别是神经元聚合假说和千脑假说。以上述两个假说为重点参照物,陈小平认为,意识神经机制具有自发性、融差性、力度性三个特性假设。围绕这三个特性,对比经典人工智能与意识神经机制,他提出以下几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找到自发性的一种形态,它既满足可控性,又保持某些有意义的脑神经特性;在融差性维度上贯通人工智能研究和脑神经研究;在人工智能中引入力度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等。

随后,陈嘉映提出场景封闭性似乎是人工智不可逾越的界限。陈小平回应说,封闭性早已存在,例如阿尔法狗就是封闭性的极好例子。然后学者们围绕智能(intelligence)问题发表见解。林龙年认为,智能在于能在一堆东西中找出其相关性或关系。李恒威补充道,智能是预测加工、习得模式、发现关系。刘晓力肯定了融差性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编码”类比联想的优点,并提出了编码是否有可能超越图灵计算的可能性问题。

 

最后,意识研究跨学科工作坊在郁振华教授和陈嘉映教授的总结中愉快结束。

供稿:云天遥,王婷

摄影:陈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