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勉高研院召开“经典阅读” 读书分享会

发布日期: 2020-06-01   作者:  浏览次数: 199

就二十世纪的中国而言,“革命”是研究者和学习者不能绕开的一个关键词。依托“经典阅读”系列活动,我院于527日下午1:30召开经典阅读云分享会。活动由博士研究生桐主持博士研究生郭子健主讲。

郭子健分享了他对红军地方武装模式的认识与研究。他首先谈到中共28年武装斗争的研究关键词之一——“革命”武装化的革命,离不开地方社会的内在结构在这个框架之下,研究者更加关注中共革命的地方性。讲到这里,郭子健分享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梅尔清教授的新书《太平天国战争》,以及《太平天国社会史》。他认为这两本书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南京乃至江南地区社会的震动。探讨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回到地方去讨论地方的结构性问题。

在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成果。郭子健分享了周锡瑞的《辛亥革命在两湖》,认为周并非把辛亥革命本身看作一个全国性的所谓必然发生的问题,而是思考为什么革命会在湖北爆发。因此可以说,周回到地方观察湖北的新军的结构,观察地方官僚、知识分子精英的结构,去回答爆发的问题。

那么,在具体研究中,如何回到地方去解释革命。在这一点上,海外学者的研究脉络是非常完整的。郭子健列举了裴宜理的《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及罗威廉的《红雨》。冷战时期海外汉学家对于中国的关心基本都是对中国革命感兴趣,尤其美国的汉学家,从费正清一代就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就有着很大的兴趣。费正清本身是个政治家,他深度参与了美国早期的对华政策。而至于周锡瑞、塞尔登这一代,由于越战的影响,他们对亚洲和社会主义政权非常同情,并且带着批判美国社会、寻找理想世界的另一套解决方案的学术关怀去开展研究。因此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一个根源性的问题,就是中国革命的传统是什么?所以从周锡瑞、裴宜理他们这一代学者,就注重到地方上去找答案。今天,我们要回答中国的问题,也需要找一个地方去研究。地方特色是什么?传统是什么?需要研究者给出一个面貌以及一个回答。因此,要更加了解这个地方,去提供一个地方的样板,来补充、修正甚至推翻以往研究中那些大而化之的结论,对于中国学者而言,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随后,郭子健分享了自己关于红十三军的研究。他聚焦于发生在温州地区中共革命,具体研究了红十三军在1929年至1932年间兴起与结束的过程。他认为,胡公冕所领导的红十三军部队基于楠溪江狭长谷地五鸿、岩头、枫林扩展起来的地域性武装,以胡公冕为中心,以胡的族人、同乡和同学网络构成村域矛盾,尤其是楠溪地区的内部冲突, 由胡公冕以更具超越性的政治地位所调和。胡以红军领袖的高度,成为楠溪农民的地方代理人。以劫盐和袭扰邻县为周期性目标,为楠溪农民夺取资源,并为红军带来生存物资,是红军与农民的合作基础。随后,郭子健以攻打平阳县城和缙云县城为例,和同学们分享“革命半径”的概念。一旦红十三军进行跨区域作战,超越其“革命半径”,中共对于武装革命的高目标,就会与红十三军依赖的地方利益诉求相矛盾,从而导致行动失败。因此,可以说,充分利用地域矛盾,成为其号召农民的最有效方法然而整个军队也一直受地域矛盾所牵制,而无法形成跨区域的势力,最终被中央化的国民政府武装所清剿。

   最后,李宪博等同学就分享内容进行提问,五月经典阅读云分享活动也在精彩的提问环节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