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听政、亲政/训政、归政与晚清政局——论政治制度的设计及其后果

发布日期: 2022-07-27   作者: 任丽平  浏览次数: 10

2022718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第一届夏令营正式开营。开营仪式结束后,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李文杰老师为各位营员带来了题为《听政、亲政/训政、归政与晚清政局——论政治制度的设计及其后果》的学术讲座。

 

李文杰老师在讲座导言中提到,“垂帘听政”是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制度,但这一制度究竟如何运转,它给清朝的日常行政带来哪些变化,对清朝历史走向有哪些影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学术问题。

李文杰老师首先介绍了垂帘听政的相关背景知识,梳理了从明至清中央文书流转的制度演变。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帝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皇帝不得不设立内阁,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在收到各级官员呈递的题本后,负责拟定处理意见进呈皇帝,是为票拟。皇帝审阅后,将题本交由司礼监批红。最后由六科给事中审定后,即可下发。内阁制度虽然减轻了皇帝的工作量,但在此制度下,题本汇报程序繁琐,且内容会提前泄露,不易保密。至清代,雍正帝创立奏摺制度,设立军机处,改变了政务文书的处理流程。官员具摺后,将奏摺直送御前,皇帝批示后再将奏摺交由军机处做后续处理。清代的军机大臣只是差使,负责拟缮谕旨、备皇帝顾问,其在政务上的主动性远不如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接下来,李老师通过详细解读史料,分析了同、光两朝中央文书流转的制度变化。咸丰帝去世前夕,指定了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负责辅佐同治帝,允许他们代替皇帝批阅奏摺。咸丰帝去世后,政务仍按赞襄体制运行。不久后,在京御史董元醇奏请太后垂帘听政,并简派亲王辅政。董元醇的上奏引发了两宫太后与赞襄政务大臣之间的矛盾,赞襄政务大臣通过罢工的方式迫使两宫太后妥协。这表明在赞襄体制下,赞襄政务的大臣的权力已经威胁到了皇权。

 

1861年,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扳倒了顾命八大臣,确立起垂帘听政体制。在此制度下,军机大臣可拟批奏摺,但两宫太后有批摺指示权与最后决定权。在当时,两宫太后都很年轻,在实际运作中,奕䜣的团队有很大的自主权。

1872年,同治帝年满十七岁,慈禧太后归政于同治帝,朝政运作恢复旧制。但就在一年半后,同治帝病逝,慈禧太后将醇亲王之子载湉接入宫中入继大统,是为光绪帝,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

1886年,光绪帝即将年满十七岁,慈禧太后决定明年归政于光绪帝。但光绪帝的生父奕譞为向慈禧太后表忠心,联合群臣劝阻,最终决定再由慈禧太后训政两年。训政体制下,光绪帝虽有批示奏摺的权力,但仍要慈禧太后审阅后才能下发,官员任命仍由慈禧太后做主。两年后,训政期满,慈禧太后归政于光绪帝,醇亲王奕譞又制定了归政后的办事章程。根据新的章程,光绪帝亲政后,皇帝对奏摺的批示需另缮清单交由慈禧阅览,官员的任命也要在请示慈禧后决定。皇帝虽然有处置奏摺的权力,但必须由慈禧太后事后监督。

 


讲座最后,李文杰老师对晚清的垂帘听政体制进行了总结。醇亲王奕譞为了表忠心,创造出了不完全的归政体制。光绪帝虽然亲政,但慈禧太后保留了事后监督权,光绪帝在处理政务时不得不揣摩太后心思。不安定的时局更是加剧了帝后矛盾,扭曲了二人间的母子关系。奕譞为保全儿子而做出了有违祖制的决定,导致后来高层权力和施政的扭曲,并最终激化了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矛盾。

讲座结束后,李老师回答了多位同学的提问。参加夏令营的各位同学纷纷表示,李老师的讲座为大家提供了全新独特的视角,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