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Shusterman主讲“审美经验和‘附身’之力”

发布日期: 2019-12-31   作者:  浏览次数: 312


20191223日下午3点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Richard Shusterman(理查德·舒斯特曼)教授做了一场以“审美经验和‘附身’之力:从柏拉图到《金衣人历险记》”(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the Powers of Possession: From Plato to the Man in Gold)为主题的讲座,这次讲座由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由中文系王峰教授主持。

在讲座的开始,Shusterman教授以历史上对“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批驳为切入口,将“审美经验”所遭受的质疑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关于经验的阐述不适用于艺术或其他文化形式的理论化;其次,“经验”这个词本身是错误的命名;最后,经验过于主观且充满不确定,以至于不能有效地用于哲学话语的分析中。

Shusterman教授认为审美经验中所蕴含的这种非理性的超自然的观念源自柏拉图关于艺术创造的论说。在柏拉图看来,诗人被外在于自身的神灵所附身而创造诗歌,诵诗人能够完美地解说诗歌也是因为被相同的神灵附身,而作为接受者的听众如痴如醉也是由于这一缘故。从诗人到诵诗人再到听众,三者如“赫剌克勒斯石”之链一般共同享有由神圣附身而来的审美经验,这种力量来自外部(outside)却能够附着于人的体内(inside),使人失去自我控制而成为非理性的个体。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对待艺术采取理性主义的态度,他区分了艺术家的经验与听众的经验,认为艺术家通过知识来影响听众的情绪,而听众虽然沉浸在艺术之中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自由的理性自我。因此,艺术是安全且有用的,并不会影响听众的日常生活。

Shusterman教授讲道,在现代审美经验理论中,这一非理性的超自然的观念遭到批评和反驳但又不断复现,如爱默生所阐述的“天才”(genius)和“恶魔”(daimon),尼采受其影响在《偶像的黄昏》提到的“狂乱”(frenzy阿多诺在《美学原理》中将理解艺术的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震惊”或“颤栗”与此相似杜威、艾略特、豪斯曼也将审美经验分为两个阶段。Shusterman教授认为,这反映了审美经验的双重特征:一方面,与柏拉图的观念一致,被神圣附身的艺术家只能被动地接受,这随之影响观众,使他们也产生相似的感受。另一方面,与亚里士多德相似,艺术家将无法容纳的经验完全倾注在外部活动中,因此不会对他的内在天性有任何影响,虽然这会有力地影响作为活动接受者的观众。Shusterman教授还讨论了杜尚否认艺术家被决定性的意识所控制的观点,认为这暗示了艺术家创作性的审美经验与某种力量有关,这种力量源自他自身之外并且超乎他所能控制的范围。

最后,Shusterman教授提出这种“附身”的审美经验可以被给予一种更为自然主义的解释。一方面,艺术家被“艺术界”(artworld)所附身,包括艺术界的传统(tradition)和惯例(habitus)。另一方面,这种“附身”的力量源于“氛围”(atmosphere),包括主观(subjective)和客观(objective)的因素。Shusterman教授以其《金衣人历险记》(Man in Gold)为例,在“金衣人”的审美经验之中,这种“附身”的力量源自“氛围”的多种条件,既包括客观因素如环境、时间、艺术界的背景、表演的道具等,也将表演者和合作者的精力等主观因素容纳在内。Shusterman教授坦言,在“金衣人”的整个历险活动中,他所产生的审美经验类似于“庄周梦蝶”,“金衣人”在他之中,似乎也在他之外,而这种内外之间的含混与模糊也是由于被“氛围”的力量所“附身”的缘故。

中文系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参与了讲座,并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舒斯特曼教授对这些提问做了精彩的解答。讲座在大家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