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笑一,男,199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3月—2013年3月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访问学者。2014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5年7-8月任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院访问学者。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朱子学会理事。 主要著作: 1、《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 2、《清净自在—佛教养生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 3、《超越人生的文学—〈苏轼文集〉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4、《唐诗三百首品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4月。 主要论文: 1、《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兼谈“非审美化的形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第16-18页。 2、《宋代科举策文的话语分析》,《兰州学刊》,2016年第6期,第64-70页。 3、《书籍史视域中的诗学阐释——读王宇根〈万卷:黄庭坚和北宋晚期诗学中的阅读与写作〉》(书评),《中国比较文学》,2016年第2期,第215-218页。 4、《宋代科举策问形态研究》,姜锡东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七辑,第282-303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5、《孤本〈近思录传〉与清初的理学转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29-34页。 6、《帝王与宋代儒家经书地位的确立》,王水照、朱刚主编:《新宋学》(第四辑),第162-17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 7、《唐宋古文研究的焦虑与反思——评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书评),马东瑶、周剑之主编:《宋代文学评论》(第一辑),第1-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 8、《中国古代经解序文形态研究》,《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4辑,第54-7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9、《皇帝之问:宋代殿试策问及其模式化焦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5期,第1-9页;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15年第1期,第23-31页,全文转载。 10、《两宋之际的学派消长与学术变局》,《学术月刊》,2013年第2期,第147-154页。 11、《永嘉学派的经学思想与文章观念——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中心》,《江南文化研究》第6辑,学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513-518页。 12、《一个访问学者眼中的“西洋景”》(书评),《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6月8日第7版。 13、《论朱熹经学与文章之学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2期,第118-122页。 14、《理学家的生活世界——以朱子题跋为中心的讨论》,载陈来、朱杰人主编《人文与价值: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朱子诞辰88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575-582页。 15、《宋初古文家之经学与古文——以柳开、王禹偁为中心的考察》,载王水照等主编《中国古代文章学的成立与展开——中国古代文章学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229-239页。 16、《经学与文学关系的多维观照——以北宋古文理论与创作为中心》,《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第112-117页。 17、《王安石〈周官新义〉探微》,载邓小南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2008)》,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541-559页。 18、《原始佛教经典中的管理思想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140-144页;又收入学愚主编《佛教与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第1-12页。 19、《君道与“君臣之分”——从〈尚书义〉论王安石的君臣观》,《宋学研究集刊》,第1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75-89页。 20、《论“经术”与王安石古文之关系》,《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第47-52页。 21、《王安石〈尚书新义〉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第121-125页。 22、《论王安石与佛教》,《觉群学术论文集(2005)》,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月,第51-64页。 23、《北宋“新学”名义考论》,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1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441-452页。 24、《私学与政治权力的结合—北宋“荆公新学”官学化进程述论》,《文化中国》(加拿大),2005年第1期,第57-62页。 25、《北宋学术一元化暗流与实用文学观》,《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第72-80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0期,第120-127页,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5期,第84页,摘要转载。 26、《王安石诗文佛典注释辨正》,《佛学研究》(2004),总第13期,第370-372页,署名方笑益。 27、《从“〈诗〉、〈礼〉相解”论王安石的〈诗经〉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23-238页;又收入《重释文学史(丽娃学术沙龙论丛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92-105页。 28、《思想传统中的个性探索——读〈传统与个性——唐宋六大家与儒佛道〉》(书评),《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4日第9版,署名冯虚。 29、《“经义”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第31-39页。 30、《〈诗〉〈礼〉相解与〈诗经〉诠释》,《中文自学指导》,2002年第3期,第34-36页。 31、《秦观的入仕心态与散文创作》,《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第32-34页。 32、《孟浩然之仕隐观与王孟优劣论》,《中文自学指导》,2001年第5期,第31-36页。 33、《宋文研究综述》(合作,第一作者),《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1999》,武汉出版社,2001年10月,第70-79页。 34、《论宋四家对记体文的艺术拓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第87-95页。 35、《论东晋永和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第67-72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3期,第47页,摘要转载。 译文: 1、蔡涵墨(Charles Hartman):《陆游〈中兴圣政草〉考》,《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6辑,第137-15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2、包弼德(Peter K. Bol):《王安石与〈周礼〉》,《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3辑,第65-7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 古籍整理: 1、张习孔《近思录传》,《近思录专辑》(第三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2、归有光《易经渊旨》,《归有光全集》(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 3、归有光《兔园杂抄》,《归有光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 4、顾炎武《营平二州地名记》,《顾炎武全集》(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5、顾炎武《昌平山水记》,《顾炎武全集》(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6、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山东备录》,《顾炎武全集》(第十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科研项目: 1、2014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策论与经义:宋代科举考试文体比较研究”(批准号: 14PJC028 ),主持,在研。 2、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试策与策文研究”(批准号:11CZW033),主持,在研。 3、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宋代经学与散文关系研究”(批准号:09YJC751029),主持,已结项。 4、2007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宋代经学与古文”(批准号:2007EYY003),主持,已结项。 5、2007年度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高僧传》详注”(批准号:0774),主持,在研。 6、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2006-2010)重点规划项目、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顾炎武全书”,参与,已结项。 |